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九百九十三章 豪格的末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九十三章 豪格的末路 (1 / 2)

豪格有自身的優點,作戰勇猛,不亞於多爾袞,為大清國也立下了汗馬功勞,至於說權謀方面,豪格的確存在不足,頭腦偏向於簡單,基本不懂的權謀之中的奧妙,可也正是因為如此,豪格做事情才是直來直去,絲毫不掩飾自身的感受,不懂得轉圜,譬如說在兼任鑲白旗旗主之後,沒有采取懷柔的態度來爭取鑲白旗的各級軍官,反而是惡語相向,動輒處罰鑲白旗的各級軍官,從而導致鑲白旗的軍官之控訴,/xshuotxt/com

豪格不懂權謀,與其父親皇太極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讓很多人不明白,不過代善等人是知道其中原因的,豪格是皇太極的大兒子,出生的時候,皇太極正是跟隨父親努爾哈赤奮鬥的時間,沒有時間親自教導豪格,滿人權貴以勇武為榮,耳聞目染之下,豪格也形成了如此的認識,等到皇太極登上後金大汗之位,更是忙於鞏固權力,這個過程之中,豪格的勇猛為皇太極贏得了一些機會,皇太極更是沒有機會教導豪格,真正等到皇太極鞏固了權力,建立了大清國,早就失去親自教授豪格的機會了。

皇太極心目之中,豪格絕不是大清國皇位的繼承人。

因為皇太極很清楚,不管是從權謀還是能力方面來說,豪格都是存在重大缺陷的,一個不懂權謀只能夠在戰場上衝殺的將領,不可能管理好大清國這個國家。

豪格頭腦簡單,也表現在此番擅自回到瀋陽的事情上面。

多爾袞代表朝廷已經下達了命令,豪格不認可多爾袞的命令,且自認為是親王,是輔政大臣之一,所以擅自回到瀋陽與多爾袞理論,偏偏在正式理論的時候,又說不出子醜寅卯來,讓其他的滿人權貴更是看不起。

不過有一點豪格的確做得不錯。那就是他沒有多少的私心。

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和鑲白旗共同駐守遼陽、鞍山、海州、耀州和蓋州等地,若是心機深沉之人,一定會讓鑲白旗駐紮在相對危險的地方,但豪格沒有這樣做。他反而讓自身麾下的正藍旗,駐紮在危險的地方,而鑲白旗絕大部分的軍士,都駐紮在遼陽。

當然這裡面有多爾袞的努力,豪格不願意陷入到他人的議論之中。也就完全按照多爾袞的意思部署了。

危險來臨的時候,豪格才知道權謀是多麼的重要,他是需要為自身的單純付出代價的。

駐紮在遼陽的鑲白旗軍官,接到了多爾袞的命令,留下少部分的人駐守遼陽,其餘的全部朝著瀋陽的方向撤離,聰明的多爾袞沒有明確鑲白旗撤離的時間,而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豪格,讓豪格來做出決定。

頭腦簡單的豪格,從瀋陽回來的時候。僅僅是路過遼陽,他同意了將大部分鑲白旗軍士撤往瀋陽的決定,且授權鑲白旗的一名一級甲喇章京來負責此事,豪格本人則是直接趕赴海州,因為他麾下正藍旗的精銳主力,全部都駐紮在海州。

等到豪格抵達海州的時候,遼陽的絕大部分鑲白旗軍士,都撤到瀋陽去了。

這就意味著,豪格必須憑藉著正藍旗軍士的力量,獨自朝著瀋陽方向撤離。他得不到鑲白旗軍士的協助了。

出現這樣的情形,後果會是什麼,豪格根本不清楚。

來到海州之後,豪格知道蓋州失陷、耀州正在被攻擊的情況。駐紮在蓋州的鑲藍旗軍士,直接向豪格求援,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刻,豪格再次犯暈,他猶豫是不是率領大軍馳援耀州,將耀州城內的軍士救出來。好在他麾下的謀士和大部分的軍官堅決制止,豪格才沒有做出這個腦殘的決定。

不過這個時候,海州和鞍山等地,已經變得危險重重,到處都是無法完全證實的訊息,有的說明軍已經徹底包圍了遼陽等地,有的說明軍就在海州和鞍山之間設伏,甚至有傳聞說明軍將放棄進攻海州等地,直撲瀋陽。

豪格無法辨別訊息的真偽,再次處於猶豫之中,他考慮的是不是主動放棄海州,率領正藍旗精銳繞過鞍山,直接趕赴遼陽。

豪格的優柔寡斷,讓其麾下的謀士和軍官乾著急。

等到豪格終於做出決定,放棄海州,朝著遼陽方向撤離的時候,他已經失去機會了。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時間就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和走向,豪格做出決定的時候,楊賀已經與馬祥麟、丁寶坤率領的大軍會和,直插遼陽與鞍山之間,等待豪格率領的八旗軍了。

此刻撤往瀋陽的鑲白旗軍士,根本不敢回頭攻擊明軍了。

豪格率領近一萬的鑲藍旗軍士撤離海州,朝著鞍山而去的時候,斥候終於送來了準確的情報,那就是在鞍山和遼陽等地,已經出現了明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