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追溯歷史,大明王朝成立的時候,女真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當年努爾哈赤造反,就是因為父親被明軍冤殺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努爾哈赤懷恨在心,暗暗綢繆,一定要讓女真強盛起來。
冤冤相報何時了,從這個方面來說,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不能夠免俗。
八旗軍的駐紮,主要分佈在瀋陽的南北兩邊,東西方向的防禦稍微弱一些。
滿八旗之中最為驍勇的正白旗,駐紮在南面,固守南門,這也是瀋陽最大的城門,最為主要的城門,鑲白旗與鑲紅旗則是駐紮在北面,固守北門。
鑲藍旗駐紮瀋陽的東面,固守東門,正紅旗駐紮瀋陽的西面,固守西門。
正黃旗駐紮在皇宮之外,固守內城,鑲黃旗駐紮在外城,固守瀋陽城池。
作為總指揮的多爾袞,將指揮部設在了自身的府邸裡面,這方面他還是有著不俗的頭腦,拒絕了將指揮部設在大政殿的建議,要知道大政殿是皇上處理政事的地方,他多爾袞若是堂而皇之的在大政殿處理所有事宜了,將皇上置於何地。
多爾袞的府邸已經成為整個瀋陽的中樞,滿人喜歡集聚財富且時時刻刻攜帶財富的這一點,反而幫助了多爾袞,瀋陽集聚的糧草是足夠的,在八旗軍全部退守瀋陽的時候,多爾袞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瀋陽城內的糧草,至少可以維持一年時間左右。
當然這是多爾袞的演算法,他僅僅是計算了瀋陽城內人口每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的糧草,而且他的目光盯住的是滿人,一些漢人和朝鮮人未必計算在內。
必要的時候,多爾袞會將滿人權貴所擁有的財富充公,若是大清國都不存在了,滿人權貴不可能保住自身的財富。
為了能夠保證指揮的暢通,多爾袞在徵得皇上同意之後,下達了最為嚴格的命令,不管是大清國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或者是八旗軍旗主,若是不遵從多爾袞下達的作戰命令,或者是其他的命令,多爾袞有權處置任何人,也就是說,包括代善和濟爾哈朗等人,多爾袞都是可以直接處置的。
這保證了多爾袞絕對的權力。
整個的瀋陽城內,多爾袞唯一不會插手的地方就是皇宮之內,其實皇宮之內已經不需要多爾袞插手,皇太極諸多的嬪妃,除開少數一些堅強的,其餘的都慌神了,顧及自身都難以做到了,哪裡還會關心外面發生什麼事情。
嬪妃之中最為清醒的是莊妃,也就是皇上的母親,不過莊妃很聰明,從未過問多爾袞做出了什麼決定,以及為什麼做出這些決定,但是對多爾袞表示了絕對的支援。
皇上老練很多了,十二歲的年紀,能夠坐得住,就算很不簡單了。
滿人權貴都明白,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多爾袞就是大清國實際的皇上了,要是多爾袞願意,甚至可以廢掉順治皇帝,自己成為大清國的皇上,而且多爾袞這樣做了,滿人權貴也不會反對,相反很多的滿人權貴都會表示支援。
絕對的權力,也意味著責任。
瀋陽岌岌可危,大清國岌岌可危,所有人都看著多爾袞,看看多爾袞是不是能夠力挽狂瀾,是不是能夠真正的挽救大清國。
絕大部分的滿人相信多爾袞能夠挽救大清國,就好比是他們相信大清國能夠統領中原一樣,好勇鬥狠的性格,讓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自信,就算是撞上了南牆,他們也不會低頭。
如此的情況之下,多爾袞的地位穩固了,甚至比當年的皇太極還要穩固,這讓多爾袞能夠集中精力,安排瀋陽的防禦部署事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