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戰敗的奏報,讓多爾袞腦袋裡面一片的空白。
第一道防線潰敗,阿達禮等人全部陣亡,八萬餘漢八旗的軍士,絕大部分都臨陣倒戈了,得到這個奏報的時候,多爾袞手裡還拿著阿達禮的信函,恨不得跳起來痛罵,明軍已經在遼河西岸做好進攻準備了,阿達禮還在猶豫明軍是不是準備真的進攻,這豈不是腦袋裡面進水了,到了這個時候,多爾袞後悔也沒有作用了。
多爾袞準備下達命令,要求駐守第二道防線的蒙八旗迅速開赴遼河東岸,協助阿達禮鎮守遼河,可惜他的命令尚未正式下達,第一道防線完全失守的訊息就來了。
多爾袞的身體瞬間顫抖,他很清楚,之所以遼河被明軍輕易突破,與他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在他看來,明軍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進攻,真正的總攻恐怕是在二月了。
多爾袞儘管痛心,可他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分析戰局了。
明軍已經佔領遼河,不出意外會開始進攻第二道防線,只是明軍究竟什麼時候進攻,會不會不歇息就發動攻擊,或者是稍稍休整之後發動進攻。
苦苦思索的多爾袞,沒有再次的猶豫,他決定將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合二為一,讓鄭親王濟爾哈朗統領滿八旗之中的鑲藍旗和鑲紅旗,包括蒙八旗,在渾河與太子河匯合的地方,全力抵禦明軍的進攻,同時多爾袞命令傳令兵晝夜兼程,通知駐守鞍山和海州等地的八旗軍之中的正藍旗和鑲白旗的軍士,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多爾袞也沒有忘記,給駐守安樂州等地的正紅旗下達命令。必須要高度警惕,死守安樂州等地,絕不能夠丟失安樂州等地。
應該說多爾袞頭腦還是清醒的。其實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一旦第二道防線守不住了。那麼剩下的就是將滿八旗全部集中在瀋陽的周圍,抵禦明軍的進攻,若是明軍的進攻過於的犀利,則迅速朝著安樂州的方向撤離。
滿八旗熟悉地形,撤離的速度一定很快,明軍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若是有明軍小股部隊追擊,脫離了大軍。多爾袞很樂意回頭狠狠的打擊。
就在多爾袞催促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達下去的時候,他收到了第二封戰報。
蒙八旗全軍覆沒,第二道防線被突破,明軍牢牢佔據了渾河與太子河匯合的地方。
一種雪崩的感覺瞬間擊中多爾袞。
他臉色鐵青的看著地圖,不敢相信明軍的進攻如此的犀利,儘管說鎮守第二道防線的蒙八旗人數不多,不足三萬人,可戰鬥力異常的強悍,從某種程度方面來說,甚至是強於滿八旗的。可居然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就被全部殲滅了。
多爾袞甚至來不及哀嘆,馬上命令傳令兵,給濟爾哈朗和阿濟格下達命令。鑲藍旗和鑲紅旗的軍士,放棄第三道防線,迅速集結到瀋陽的周邊,與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的大軍匯合,共同守衛瀋陽,護衛大清國的都城。
至於說駐守在鞍山和海州等地的正藍旗和鑲白旗的軍士,則要謹慎的從鞍山等地撤離了,因為明軍已經佔領了第二道防線,若是離開了城池的保衛。正藍旗和鑲白旗在撤離的過程之中,很有可能遭遇到明軍犀利火炮的攻擊。
多爾袞已經想著。讓部分的八旗軍撤離到安樂州一帶去,若是戰局惡化。則八旗軍果斷的放棄瀋陽,朝著北方轉移,如此可以儲存實力。
讓八旗軍死守瀋陽,那肯定是不行的,這樣很有可能讓八旗軍陷入到滅頂之災。
可多爾袞暫時不敢說出這樣的想法。
滿人權貴好不容易來到瀋陽,在這個大清國的都城裡面已經習慣了,貿然的讓他們全部撤離,多爾袞不敢保證自己還能夠真正掌控大清國,恐怕分崩離析的局面會瞬間出現,更加要命的是,正藍旗和鑲白旗尚未能夠撤離到瀋陽的周邊,若是放棄這兩旗,不要說多爾袞,就是皇太極再生,也不敢做出如此之決定,要知道正藍旗還是滿八旗上三旗之一。
一天之後,濟爾哈朗和阿濟格返回了瀋陽。
大政殿,一場關乎到滿八旗命運的商議,在這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