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欣貴和鄭芝龍站立在船頭,看著茫茫的大海,兩人臉上由衷的笑容,已經表露出來他們的心情。
海外遠征異常的順利,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得知聯合艦隊被大明水師完全剿滅之後,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等國,沒有選擇抵抗大明水師,而是選擇了和談,在和談過程之中,這些國家的王儲,都專門參觀了大明水師的戰船,參觀之後,和談往往能夠更加的順利。
很多事情,洪欣貴是不能夠擅自做出決定的,他需要稟報皇上,故而和談只是表面上的事情,主要牽涉到海上貿易的事情,大明朝廷定下的規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等歐洲國家,都是完全照辦的。
讓洪欣貴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就是西班牙王室、葡萄牙王室以及荷蘭王室,悉數都獻出了最為漂亮的公主,要求將公主嫁給大明皇上,這讓洪欣貴猝不及防,還是鄭芝龍答應下來,說是這些公主可以跟隨水師前往大明去。
跟隨水師一同出發的,還有歐洲諸多皇室的代表,他們可以全權代表本國的皇室,此去大明,一方面是拜見大明皇上,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著能夠繼續和談,很多的事情需要真正的談清楚,當然可能的情況之下,也讓本國的戰船能夠跟隨回來。
有心機的皇室代表,還接受了秘密的任務,攜帶大量的錢財前往大明,購買紅夷大炮以及弗朗機,這種經過大明改造的火炮,遠不是他們擁有的火炮可以比擬的。
其實很多的歐洲人以及前往大明,跟隨商船前去,只是這些人幾乎都是有去無回,很少有回到歐洲之人,這也讓歐洲的諸多皇室,對大明根本不是很瞭解。
實力決定一切,歐洲的黃石非常的聰明。他們不會與大明朝廷對著幹,要知道被譽為海上三駕馬車的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的戰船艦隊,被大明水師全部剿滅,足以見到大明國力阻止強悍。抵抗肯定是不明智的,還不如和談。
對於大明朝廷確定的海商貿的規矩,歐洲絕大部分皇室都是贊同的,習慣於用武力殖民他國的歐洲皇室,見到大明朝廷確定的海上貿易規矩。開始還不相信,後來才由衷的佩服大明的皇上。
和談沒有多少具體的細節,洪欣貴和鄭芝龍耽誤的時間不是很長,在歐洲逗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水師就起航返回。
回到巴達維亞之後,歐洲皇室的代表見到了被俘的本國的軍士,透過這些軍士,皇室代表知道了戰鬥的過程,三駕馬車的戰船艦隊,與大明水師戰鬥甚至沒有能夠持續一天的時間。就完全失敗了,這是三駕馬車的恥辱。
這讓歐洲皇室徹底認識到了,在東方有一個強大的王朝,這個王朝甚至可以統領全世界。
洪欣貴和鄭芝龍是最為高興的,回到巴達維亞,他們與王小二商議,決定還是讓王小二暫時主持海外商貿的事宜,兩人帶著諸多歐洲皇室代表,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公主,以及被俘的軍官。回到京城去,給皇上和朝廷獻捷。
戰船編隊返回大明的時候,已經是九月。金秋九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氣候最為宜人的季節。巴達維亞與大明的氣候很不一樣,這裡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很是炎熱,不可能看見雪花是什麼樣子的,離開大明接近兩年時間的洪欣貴,可謂是歸心似箭,他想念家人。更是想念皇上。
鄭芝龍和王小二前往巴達維亞的時候,帶領的是一百艘戰船,還有諸多的商船,此次回到大明,洪欣貴和鄭芝龍率領的是一百五十艘的戰船,其中就包括五十艘繳獲的戰船,當然跟隨在戰船編隊後面的,是大量的商船,這些商船前往歐洲去交易,回來的時候,是必須攜帶大量貨物的,這些貨物在商賈的眼中,就是金錢。
洪欣貴和鄭芝龍巴不得,商船攜帶的貨物越多,朝廷得到的海外貿易賦稅就越多,日後這樣的商貿興旺發達起來,大明朝廷得到的賦稅將大幅度的增加。
回來的路途上面,洪欣貴和鄭芝龍沿途都在商議,包括如何的給皇上稟報,如何的詳細說明遠征歐洲的情況,以及大明朝廷定下的海上貿易的規矩,以及被歐洲以及沿途的諸多小邦所接受。
戰船編隊之中,有十艘戰船上面,攜帶的是歐洲皇室代表、東南亞各國的代表,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貨物,這些貨物都是進獻給大明皇上的,當然三位皇室的公主,與洪欣貴和鄭芝龍乘坐同一艘的戰船,洪欣貴和鄭芝龍對三位公主很是尊敬,這三位公主要真的成為了皇上的嬪妃,地位瞬間就不一樣了。
洪欣貴和鄭芝龍的關係,也在這一次的征伐之中,變得尤為親密了。
兩人自始至終的配合都是很好的,不管是海上作戰,還是遠征歐洲,大事情上面,鄭芝龍係數請示洪欣貴,就算是自身非常熟悉的事情,鄭芝龍都不會擅自做出決定。
洪欣貴對鄭芝龍也是完全信任的,凡是鄭芝龍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洪欣貴幾乎都是應承下來,正是因為兩人之間默契的配合,讓此番的征伐和遠征特別的順利。
洪欣貴和鄭芝龍兩人有著不少的相似之處,兩人都不是讀書人,成長的軌道有些相似,只不過鄭芝龍更加冒險一些,為了生計曾經做海盜,洪欣貴則是跟隨皇上,南征北戰,建立起來實實在在的功勳,成為鄭家軍頂尖的人物,也成為皇上最為信任的心腹。
戰船編隊快要接近蓬萊的時候,鄭家軍參將、水師提督丁寶坤專程前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