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九百五十一章 最為精確的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一章 最為精確的部署 (1 / 2)

皇上做出了精準的預判和分析,接下來就是內閣、兵部、都督府以及調查署全力落實的事情了,代善依舊在遼東的廣寧,不過很快就會離開了,劉澤清一旦接到朝廷的敕書,就會明確態度,代善也就沒有留在廣寧的必要了。

皇上的分析是絕密的情報,不能夠外洩,知道此事的也就是內閣大臣和調查署的徐佛家和楊愛珍等人,他們肩負的職責不同,必須要為征伐廝殺做好一切的準備。

內閣商議的時候,對於八旗軍有可能進入關內劫掠做了進一步的分析,長期征伐廝殺的鄭錦宏做出了預判,他認為此番準備入關劫掠的八旗軍應該全部都是騎兵,總人數不會超過萬人,如此才能夠做到高速機動,遇見任何不利的情況都能夠快速撤離。

八旗軍若是入關劫掠,明顯不會攻城拔寨,一定是在諸多的村鎮劫掠一番。

所以朝廷大軍也要快速機動,以出動騎兵為主,神機營予以輔助,可能的情況之下,動用少量的炮兵,必須做好一切的準備,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剿滅入侵的八旗軍。

鄭錦宏的分析,內閣首輔徐望華完全贊同,他也表明了自身的意見,那就是朝廷暫時不要對大清國展開全面的征伐,目前應該做好的事情,就是繼續嚴密封鎖遼東和遼南等地,堅決禁止與大清國的任何商貿往來,此番皇太極派遣代善前往遼東商議互市的事宜,以及可能派遣八旗軍入關騷擾劫掠等等,已經表露出來大清國遇見了巨大的麻煩,只是從調查署獲取的情報來看,大清國的麻煩尚未徹底爆發。

朝廷大軍出擊的時刻,應該是大清國矛盾徹底爆發、國力最為孱弱的時候。

內閣最終認為,八旗軍此番準備入關劫掠,不是什麼大型的戰鬥,剿滅八旗軍的任務,交給駐紮在陝西的第二軍完成即可。

不過鄭錦宏力排眾議。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前往山西大同,剿滅這一股入侵的八旗軍。

說來也奇怪,八旗軍有可能從大同方向入關劫掠的事宜。不過是皇上做出的分析,可內閣對此深信不疑,認真的展開了商議和討論,絲毫沒有懷疑這種預測的準確性。

瑞元三年十一月中旬,內閣大臣、都督府大都督、鄭家軍總兵鄭錦宏。親率兩萬騎兵,從京城秘密出發,前往山西大同,為了能夠保密,騎兵出擊的訊息甚至沒有直接告知駐紮在陝西的第二軍,也沒有告知各級的官府。

決定伏擊就不能夠打草驚蛇,萬一訊息洩漏出去,那麼所有的安排部署都白費了此番面對的可能是八旗軍最為精銳的騎兵,也就是滿八旗的騎兵,其戰鬥力強悍。擅長遠距離的奔襲作戰,若是被他們警覺,人家跑得比兔子還快,想要追擊困難很大。

鄭錦宏出發之前,專門前往乾清宮拜見皇上,聆聽皇上的安排部署。

鄭錦宏將所有的想法以及作戰部署稟報皇上,這一次皇上沒有說什麼,只是告誡鄭錦宏,必須做好長途追擊作戰的準備,無論如何都要全殲入關劫掠的八旗軍。

皇上完全贊同了鄭錦宏的作戰部署安排。這讓鄭錦宏很是高興,一次整體的作戰部署,能夠得到皇上的同意,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鄭錦宏的目的地是山西大同。

大同以前是邊關重鎮。更是明軍大量駐紮的地方,以前朝廷在山西大同駐軍,且設有大同總督和大同總兵,專門負責大同的軍士民生事宜,山西巡撫衙門是管不到大同事宜的,皇上登基之後。撤銷了大同總督和大同總兵,只是在大同駐紮了少量的軍士,且大同也直接歸於山西巡撫衙門管轄了。

大同已經逐步轉向,從屯兵的重鎮邊關,一躍變成商貿發達的地方,這裡已經成為內地與草原互市的重要口岸,大量的商賈雲集此地,與蒙古部落做生意,賺取銀兩。

八旗軍若是選擇從大同入關劫掠,的確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恐慌,而且八旗軍只要偷襲得手,僅僅從大同劫掠的財物就不少了,甚至可能不用真正的進入到關內。

皇上之所以分析皇太極會要求八旗軍從大同方向入關劫掠,也是基於這一點考慮的,不過皇上認為八旗軍的目的,不僅僅是在大同方向劫掠,還會入關,造成山西各地的恐慌,一旦大明的邊關出現危險,朝廷就必須要考慮邊關駐防的問題了,若是從各地抽調兵力,那麼大清國在遼東和遼南的壓力也會減輕了。

瀋陽,大政殿。

代善還沒有回到瀋陽,皇太極已經知道商談的結果,大明朝廷拒絕了在遼東和遼南互市的事宜,這雖然在皇太極的預料之中,但失望的心情還是短時間籠罩了皇太極。

接下來就是出兵劫掠的事宜了,可供選擇的地方還是不少的,密雲、宣府、大同、榆林以及寧夏等地,都是可以的,八旗軍從草原的方向出擊,還能夠趁勢震懾草原諸多部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