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瑞元二年七月十日從山海關出發,一直到七月二十一日,鄭錦宏和楊賀率領的鄭家軍五萬前軍,終於抵達了錦州。
足足十二天的時間,行軍的路程大約五百餘里,平均每天行軍不過四十里地左右。
鄭錦宏和楊賀感覺到憋屈,如此的行軍速度是鄭家軍從未有過的,可是他們沒有辦法,要說整個的關寧錦防線也不過四百里地,可是他們行軍的路線,絕非直線,而是繞了不少的彎路,依靠著精心挑選的嚮導的幫忙,他們繞開了諸多的城池和城堡,更是沒有發動一次針對八旗軍的進攻,直接趕赴目的地錦州。
絕大部分他們都是晝伏夜行,期間他們的行蹤也暴露過,不過沒有引起八旗軍的特別注意,這讓鄭錦宏和楊賀等人百思不得其解,不過他們認為,這肯定是皇上做出了專門的安排。
鄭錦宏牢牢的記住了皇上從山海關出發的時間,那就是七月二十日,也就是說他們抵達錦州的時候,皇上率領的中軍,已經從山海關出發,開始了大規模的征伐了。
拿下錦州是前軍必須完成的任務,不僅如此,前軍還要牢牢的鎮守錦州,切斷阿巴泰及其麾下八旗軍退卻的路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前軍已經抵達錦州,沒有掩蓋行蹤的必要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快速的拿下錦州城池。
錦州城內城外駐紮有四萬八旗軍,鄭家軍前軍只有五萬人,五萬人進攻四萬人,鄭家軍並不佔據多少的優勢,不過鄭錦宏不是特別的擔心,因為他擁有百門紅夷大炮。
還有鄭錦宏所不知道的情況,那就是皇太極派遣的譚泰、索尼和洪承疇等人,已經抵達寧遠,他們帶去了皇太極的聖旨,也留在了寧遠和錦州等地輔佐阿巴泰。
至於說鄭錦宏和楊賀率領的前軍。一直都沒有引發阿巴泰的特別注意,這也是機緣巧合,一方面皇上御駕親征的訊息傳遍了遼東,也抵達了瀋陽。皇太極和阿巴泰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山海關,對於其他的情況就忽略了不少,另外一個方面,得益於前軍幾乎都是採取晝伏夜行的辦法,每日裡行軍不過四十到五十里地左右。中午時分幾乎就沒有行軍,最後一個方面,就要歸功於嚮導了,這些想到都是商賈精心挑選出來的人員,時常在遼東做生意的,非常熟悉遼東的路徑,他們帶著鄭家軍前軍,成功的避開了一個個的城池和城堡。
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在阿巴泰自身,以及皇太極做出的安排部署。按照皇太極的要求,阿巴泰將重兵集結在寧遠和錦州一線,同時嚴令收縮兵力,集中在城池之中,至於說野外或者官道上面,幾乎就沒有什麼八旗軍軍士了。
遼東的漢人百姓,是絕不會為八旗軍提供什麼情報的,八旗軍全面佔據遼東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這些漢人已經受盡了壓榨,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而且八旗軍根本不將漢人當作人來看待,打罵是常事,弄得不好還有被直接斬殺的危險。
抵達錦州之後,鄭錦宏沒有歇息。馬上找到了楊賀、王小二以及馬祥麟等人商議。
地圖鋪開在臨時搭建的中軍帳之中。
前軍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危險的,根據調查署送來的情報,阿巴泰麾下的十五萬八旗軍,幾乎都集中到了寧遠到錦州這一條線上面,也就是說前軍展開對錦州的進攻,肯定會驚動寧遠等地的八旗軍。若是所有的八旗軍都前來馳援,那麼前軍將遭受巨大的壓力。
不過也有可喜的一面,那就是從山海關到寧遠這段距離之內,幾乎沒有多少八旗軍的存在,那麼皇上率領的鄭家軍中軍,就可以快速行軍,抵達寧遠,對阿巴泰及其麾下的八旗軍展開全面的進攻。
多年的磨礪,已經讓鄭錦宏成為一名成熟的指揮官,他能夠根據戰場的形勢,做出一些準確的預判,也能夠根據戰局的變化做出準確的部署和調整,鄭錦宏一直牢記皇上的要求,既然是鄭家軍的總兵,都督府的大都督,不管是不是進入了內閣,都要一心想著軍隊的事宜,不呀去操心政治上的事宜,更不要過多的捲入到朝廷的事物之中。
也正是因為聽從了皇上的吩咐,鄭錦宏幾乎沒有參與朝廷的其他事物,儘管作為內閣大臣,參加了內閣諸多的商議,可不牽涉鄭家軍的事宜,鄭錦宏基本沒有什麼發言,更不會提出來多少的意見和建議。
軍隊以打仗為第一要務,其餘的事情不要攙和。
“前軍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經過十二天的行軍,將士們肯定是疲勞的,不過這個時候不能夠歇息,我們要抓住時機,以最快的速度展開對錦州的進攻,我決定明日卯時開始對錦州城池的進攻,在三天之內拿下錦州,諸位看看有什麼困難。”
楊賀看了看鄭錦宏,緊跟著開口了。
“大帥,末將認為只要突然發動進攻,讓駐守錦州的八旗軍措手不及,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錦州城的,末將認為不需要三天的時間,一天時間足矣,此番的進攻主要是發揮出來火炮和毛瑟槍的優勢,徹底壓制八旗軍的火力,鄭家軍將士以大規模的衝鋒衝擊城池,一定能夠在一天時間之內拿下錦州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