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軍將士的傷亡也不小,主要還是八旗軍射過來的弓箭。
巷戰空間狹小,很多時間射過來的弓箭密集,一樣難以躲避。
人數上面佔據優勢、戰術上面佔據優勢的鄭家軍前軍,逐漸開始控制戰鬥的節奏了。
錦州城內的血腥氣味愈發的濃厚,大街上和房屋裡面,到處都是屍首,此次的作戰,鄭錦宏和楊賀都下達了命令,鄭家軍不要俘虜,這些俘虜無法安置,前軍還有更加重要的戰鬥,俘虜將成為心腹大荒。
所以廝殺在毫不留情的情況之下展開,不管八旗軍軍士是不是投降,都會遭遇到斬殺。
這樣做很是殘酷,也會激發八旗軍拼命的反抗,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譚泰終於發現情況不對了。
巷戰開始之後,他的指揮慢慢開始失靈了,三萬五千八旗軍軍士,被分散在諸多的營地和房屋之中,不斷有傳令兵前來稟報,東西南北四處很多地方無法抵禦鄭家軍的進攻,譚泰於是將軍營之內的軍士不斷派遣出去,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滿八旗還是蒙八旗軍士,都要參與作戰之中了,若是繼續保留實力,最終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
戰鬥持續的時間逐漸拉長,譚泰察覺到,進攻的不是鄭家軍小股不對,從傳令兵不斷稟報的情況來看,進攻的鄭家軍軍士總人數,不少於駐守錦州城池內的八旗軍,且駐紮在外面的八旗軍,至今都沒有什麼反應,可見他們不敢對依舊在城外的鄭家軍發動進攻。
損失愈發的大了,按照傳令兵稟報的情況,城內八旗軍的損失恐怕超過萬人。
譚泰有些彷徨了,變得舉棋不定,究竟是命令駐守錦州城池的大軍撤離,還是繼續堅持戰鬥,隱隱的,譚泰想到了一些什麼,可是他不能夠確定。
南門、北門和東門全部失守,唯一控制在八旗軍手中的,就是西門了,若是西門也失去了控制,那麼所有八旗軍的將士都要陷落在錦州城內了,三萬五千人啊,如此龐大的隊伍,要是全軍覆沒,譚泰也就不要想著撤離了。
譚泰身邊的謀士已經幾次提出來建議了,懇請譚泰下達撤離錦州城池的命令。
譚泰還是在猶豫,天尚未黑,這個時候撤離,守在城外的鄭家軍若是突然發難,損失豈不是更大,他暗暗下定了決心,天黑的時候撤離。
盛夏季節,晝長夜短,每延續一分鐘的時間,八旗軍的損失就更大。
一些八旗軍軍士已經崩潰,大街上時常出現狂奔的八旗軍軍士,他們很快被毛瑟槍擊中,倒在了地上不再動彈。
鄭家軍將士愈戰愈勇,他們面對八旗軍的時候,本來就佔據心理上的優勢,加之八旗軍沒有巷戰的經驗,讓戰鬥廝殺傾向於一邊倒的趨勢,被斬殺的八旗軍軍士越來越多,鄭家軍將士的損失卻不是很大,如此持續下去,最多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前軍就能夠徹底剿滅駐守錦州城池的八旗軍。
百人團隊作戰的經驗愈發的豐富,將士之間配合默契,團隊與團隊之間的配合也愈發的默契,他們一寸一寸的往前推進,不斷舉槍射殺八旗軍軍士。
負責指揮作戰的楊賀,已經下定決心,要基本斬殺駐守錦州城池的八旗軍,進入城內作戰的鄭家軍將士已經達到了四萬人,人數上面超過了城北的八旗軍,且鄭家軍有著巨大的巷戰優勢,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八旗軍準備從西門撤離,也要給與最大限度的殺傷。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黑夜是鄭家軍的天下。
楊賀下達的命令也愈發的明確,黑夜不能夠停止進攻,繼續進攻,城內早就是火光沖天,就算是看不見,舉著火把也要將戰鬥持續下去。
只是進攻的百人團隊,進行適當的休整,一部分將士抓緊時間吃飯,補充體力,另外一部分的將士繼續進攻,吃飯同樣是交叉進行,反正保證一條,那就是進攻不能夠停止。
槍聲和火箭彈的爆炸聲依舊是密集的。
楊賀已經給主帥鄭錦宏提出了建議,八旗軍唯一控制的就是西門,此刻炮兵營可以將炮口對準西門,一旦八旗軍從西門大規模的撤離,則火炮的轟炸就要全面鋪開。
鄭錦宏也下達了命令,命令火炮炮口全部對準了錦州的西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