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八百九十二章 孰先孰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九十二章 孰先孰後 (1 / 2)

兩份奏摺放在御案上面,鄭勳睿已經陷入到沉思之中。

奏摺是福建巡撫史可法、鄭家軍參將、水師提督丁寶坤呈送的加急奏摺,現如今丁寶坤已經駐紮在福建的泉州,負責南方海運事宜。

兩份奏摺的內容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在海運事宜之中實施挑釁的行為,他們大概是知道鄭芝龍已經離開了福建,所以推翻了以前所有的協議,拒絕繳納海上貿易保證金,剛開始是偷偷摸摸的實施海上運輸事宜,近段時間明目張膽的運輸大宗的貨物,而且縱容海上的海盜力量,慫恿日本拒絕接納明朝的貨物交易,由東印度公司獨霸日本的全部海上貿易事宜。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足為奇,畢竟在鄭芝龍離開福建之後,徐望華等人都親自趕赴福建,一方面穩定福建等地的局勢,一方面就是整合鄭芝龍曾經擁有的水師。

鄭芝龍麾下的水師,其素質與鄭家軍水師不可同日而語,不少軍官都是海盜出身,習慣了海上的劫掠,也習慣了在徵收海上貿易保護費的時候中飽私囊,這樣的行為在鄭家軍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旦發現,會遭遇到不一般的懲處。

所以一段時間以來,徐望華史可法以及丁寶坤等人,都在耗費極大的氣力整頓已經整合到鄭家軍之中的這些原鄭芝龍水師的軍官軍士,至於海上貿易的事宜,依舊維持原來的協議。

賺錢是人的本能,東印度公司對於以前與鄭芝龍之間的協議肯定是不滿意的,平白無故的將一部分的利潤給了鄭芝龍,無奈力量不足,打不過人家,那就只有乖乖的交錢了,現在局勢出現變化,東印度公司敏銳發現,他們當然要想方設法免去這些孝敬了。

水師訓練需要一段時間。東印度公司出現的異動,已經引起了丁寶坤和福建巡撫史可法的注意,特別是史可法,到福建上任之後。立馬注意到了東印度公司的變臉。

要知道水師收取到的海上貿易銀兩每年可以達到兩千萬兩白銀之巨,其中的兩成直接歸福建巡撫衙門支配,有了這一大筆的白銀,福建的很多事情都好辦了,所謂有錢好辦事。現在海上貿易收取到的銀子數量銳減,直接遭受損失的就是福建巡撫衙門了。

史可法比丁寶坤還要著急,畢竟鄭家軍的軍餉是朝廷直接提供的,也就是說丁寶坤不差錢,其主要的事情還是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盡力的訓練水師,最大限度的適應海上作戰的一切事宜。

這兩份奏摺,內閣已經進行了討論,意見出奇一致,那就是出動水師封鎖海上貿易通道。打擊東印度公司的上船,讓其按照協議繳納保護費。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這個建議都是正確的。

可鄭勳睿卻不是這樣的想法。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背景,鄭勳睿是非常清楚的,這是一傢俬人擁有的公司,但可以代表國家與其他的國家簽署相關的協議,其不僅僅擁有商船,更是擁有私人的武裝,公司的總部在巴達維亞,也就是現如今的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而且東印度公司還佔領了臺灣的一部分地方,既臺灣的臺南地區,其以這些地方為據點,與大明朝廷、日本以及南亞進行商貿交易。獲取豐厚的利潤。

因為大明水師的沒落,也因為鄭芝龍的短見,導致東印度公司在南亞一帶愈發的囂張。

鄭勳睿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他不會拒絕海上貿易,絕不會禁止海運,大明朝廷的海禁早就被他廢止了。

鄭勳睿的目的。是要徹底征服東印度公司,這種征服可不是鄭芝龍那種做法,在海上收取保護費就足夠了,鄭勳睿要控制整個的南亞海域,徹底控制這一大片地方的海上貿易,東印度公司若是不願意服從管轄,那就徹底端掉其老窩。

這需要詳細的規劃,鄭家軍水師需要開赴臺南和巴達維亞甚至好望角等地,展開徵伐。

鄭勳睿的這些想法,內閣不可能明白,不過他需要讓內閣明白。

鄭勳睿佔據的高度是不一樣的,海運的重要性他非常清楚,可徐望華等人不清楚。

鄭家軍一旦徹底控制了海運,那麼就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財富,而且這種財富是持續性的,是可以讓大明更加富裕的。

至於道義上所說的侵略性,鄭勳睿絲毫不在乎,現如今可不是幾百年之後,還要那麼多道義上的說法,老子的拳頭大,你就要聽,不聽打的你聽,萬一你死都不聽,那就換人。

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都是充滿罪惡的,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如今還處於小冰川時期,自然災害頻頻,想要振興大明王朝,想要讓全世界都臣服,僅僅閉門造車,自身發展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對外發展,不管是商貿還是科技,都是如此。

商貿方面鄭勳睿正在規劃藍圖,科技方面早就走在了前面,位於淮安的火器局,吸納了大量荷蘭、葡萄牙等地方的科技人才,這些人來到淮安之後,在官府的鼓勵之下,大都在淮安成家,看樣子是不會回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