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3004(; 錢士升和錢謙益等人的動作,不可能瞞過鄭勳睿。
倒不是說鄭勳睿覺得錢士升等人有多麼的厲害,而是他對輿論宣傳是非常看重的,這個時代不比幾百年之後,如今通訊極其的不發達,交通更是落後,大明上下文盲接近九成,剩下的一成多人,就是整個大明的精英階層,掌控了這個精英階層,就完全掌控了大明。
老百姓非常的淳樸,生活的空間有限,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踏出村子一步,只要有飯吃,生活平穩,哪怕是貧窮一些,老百姓都是滿足的,所以說這個時候所謂依靠百姓的力量,僅僅是一種說法,除非你讓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賣兒賣女,等著餓死,那個時候才會出現天下大亂的局面,這種時候不多,天下穩定的時候,爭取精英階層就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了。
東林黨在這方面做得不錯,說到底東林黨的強大,得益於與商賈的結合,有了錢,自然能夠爭取到權力,爭取到了權力,就可以爭取到話語權,爭取到了話語權,就能夠集聚更多的有識之士圍繞在身邊。
東林黨就這樣一步步的強大起來,甚至到了足夠印象朝廷決策的地步。
東林黨提出來的很多所謂的理論,聽上去都說非常動人的,可惜的是沒有什麼能夠付諸實踐的東西,更多的都是強調個人的品質和修養之類的,直白的說都有些空想主義的味道。
趨利避害是人只本性,你要求讀書人或者官吏拋棄享受,一心為了天下大眾,你甚至要求讀書人或者官吏禁慾,心甘情願過貧苦的生活,估計能夠做到的太少,也不是說沒有,千年左右能夠出幾個這樣的奇葩。
當然皇上對這樣的人是高度歡迎的,譬如說明太祖朱元璋。
偏偏鄭勳睿是穿越人士。他根本不認同這一點,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長久。依靠高壓態勢或許能夠維持一段時間,可最終會徹底崩潰。
所以鄭勳睿登基稱帝之後,馬上就提出來官吏俸祿的事情,就是要徹底扭轉朱元璋所建立的那種刻薄官吏的做法,其實朱元璋的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要求官吏從家裡倒拿錢財來做官,估計當官的全部都是傻子了。
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些事情,鄭勳睿對東林黨人還是比較關注的,他需要從輿論上面徹底打敗東林黨,倒不是說要殺掉這些東林黨人,這種愚蠢的做法鄭勳睿不會考慮,但是從根本上動搖東林黨人的理論,建立一種全新的樸實的理論,這倒是鄭勳睿要考慮做的事情。
調查署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更不用說鄭勳睿已經成為了皇上。
錢士升、侯詢、瞿式耜、錢謙益、張溥、張採、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的行蹤,以及平日裡的動機,鄭勳睿掌握的很清楚,包括眾人一起到錢士升府邸去議事。
張溥的突然死亡,讓鄭勳睿大為吃驚,就在張溥死訊尚未傳開的時候,調查署的情報已經到了鄭勳睿的手中,他看著情報的時候,手都微微顫抖了。
權力的鬥爭讓人瘋狂,更是讓人泯滅了天性。
吳昌時能夠對張溥下手,其心態已經接近了瘋狂。為了權勢能夠對曾經的戰友下手,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當然鄭勳睿對張溥的看法也是不好的,張溥其人的文采不錯,若是做個教書先生。倒是非常的合適,成為一代大儒是很輕鬆的事情,可惜偏偏喜歡權力,其自身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從政,這也就導致了最終死於非命的結局。
張溥恐怕做夢都想不到,不是他的對手殺死他。而是他最為信任的戰友幹掉了他。
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鄭勳睿開始警惕起來,他密令吏部對東林黨人進行嚴格的清查,那些學識能力不錯、能夠老老實實做事情的官員,經過甄別之後,儘快安排進入國子監培訓,從理論上改變這些東林黨人的認識,對於那些有黨爭跡象的東林黨人,堅決清除,不管此人有著什麼樣的能力和影響。
鄭勳睿的給吏部的密令剛剛下達,吏部尚書周延儒就專程來稟報事宜了。
原內閣首輔錢士升、內閣大臣侯詢,東林黨魁錢謙益專門給周延儒寫信,懇請能夠拜見,且懇請周延儒一定抽出時間來。
鄭勳睿沒有猶豫,要求周延儒迅速與錢士升等人見面。
兩天之後,乾清宮。
早朝結束,周延儒留下來了。
“皇上,臣與錢士升、侯詢和錢謙益見面了,這是臣的奏摺。”
鄭勳睿看的很認真,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放下奏摺之後,看著周延儒開口了。
“周愛卿怎麼看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