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軍的重灌騎兵,鄭錦宏當然是知道的,山海關之戰中,八旗軍動用了重灌騎兵,讓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大順軍大敗,拼命朝著通州的方向撤離,可以說若不是八旗軍狠狠的打擊了大順軍,鄭家軍也難以如此順利的基本剿滅大順軍。
重灌騎兵被譽為移動的堡壘,其在戰場上的氣勢非常驚人,不過重灌騎兵的裝備價格昂貴,一般人根本無法承擔,熊文燦等人也曾經給鄭勳睿提出來建議,組建一定數量的重灌騎兵,不過這個建議沒有得到鄭勳睿的同意。
現在看來,不組建重灌騎兵是正確的,因為鄭家軍擁有火炮,無以倫比的火炮,在火炮面前,重灌騎兵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勝算。
剛剛從京城出發的時候,鄭錦宏是充滿信心的,五萬大軍攜帶了五十門的紅夷大炮和一百門的弗朗機,憑著這些火炮,不管把八旗軍有如何驍勇的軍隊,都不在話下。可在接到了鄭勳睿的信函之後,鄭錦宏的自信瞬間消失,變得沉默起來。
原因很簡單,火炮的確是厲害,可怎麼才能夠保證炸到重灌騎兵呢,要知道重灌騎兵是八旗軍的寶貝,輕易是不會拿出來的,若是知道鄭家軍火炮犀利,人家壓根就不會出動重灌騎兵,等到你火炮停止轟擊,那個時候出動重灌騎兵,戰局就不好把握了。
鄭家軍的目的是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是主動進攻,不想與後金韃子在永平府或者是山海關相持,若是陷入到相持的狀況,那就是作戰失敗了。
重灌騎兵是八旗軍的秘密武器,火炮則是鄭家軍的秘密武器。重灌騎兵和火炮都是能夠決定戰爭走向的武器,誰發揮到最好,就確定能夠獲取戰鬥的勝利。
既然如此。那麼戰鬥廝殺開始的時候,鄭家軍不能夠使用火炮。不能夠讓八旗軍過早的察覺,而且火炮必須部署在非常隱秘的地方,不能夠讓八旗軍發現,這樣才能夠出其不意,若是火炮能夠轟炸到重灌騎兵,那麼戰局在那一刻就完全確定下來。
可是想要做到這一步,可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的。
行軍的過程之中,鄭錦宏與洪欣濤商議了無數次。如何的對付八旗軍的重灌騎兵。
大隊人馬抵達豐潤,馬上就要離開順天府所轄地方,進入永平府所轄地方,兩人依舊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要知道火炮移動速度很慢,特別是紅夷大炮,戰鬥開始之後,根本就不可能移動,而且火炮對於地勢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地面必須平整。要是在地勢不好的地方強行使用火炮,很可能帶來炮毀人亡的結局。
既然想不到其他的辦法,那就只有最笨的辦法了。就是吸引重灌騎兵進攻,讓其進入到火炮覆蓋的範圍之內。
重灌騎兵移動同樣不是很靈活,因為其負重太大,不可能快速的移動。
這個辦法之所以被稱之為笨辦法,是因為很不好把握,既然要吸引重灌騎兵追擊作戰,那麼就必須表現出來難以抵擋的樣子,表現出來全面撤退的樣式,戰場上廝殺的雙方。任何一方突然的撤離,帶來的基本都是毀滅性的結果。
這是因為廝殺的雙方都是高速運轉的。其精力和體力會隨著廝殺的延續下降,將帥激發麾下將士鬥志的辦法。要麼是透過隆隆的鼓聲,要麼是主要的將帥親自廝殺,而最能夠激發將士鬥志的,就是對手突然的撤離或者是潰逃,這會讓感覺到已經要勝利的軍士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拼命的開始廝殺。
撤離的一方,氣洩了,幾乎不可能重燃鬥志,除非突然出現增援的大軍,否則就是拼命的逃離,以至於徹底的崩潰。
就算是佯裝失敗,也需要精確的把握,稍微不注意,佯裝就變成真正的失敗。
鄭錦宏和洪欣濤都已經是出色的將領了,他們非常清楚佯裝失敗所具有的巨大的風險。
更加讓兩人猶豫的是,八旗軍的騎兵是非常厲害的,幾乎是來無影去無蹤,鄭家軍的火炮,對於八旗軍的騎兵不可能造成太大的傷害,這在之前有過先例,而重灌騎兵的進攻模式是固定的,他們的身後就是騎兵,一旦重灌騎兵開啟了局面,接下來就是騎兵主導戰場了。
西漢的時候,重灌騎兵所向披靡,諸多將領對其的總結,就是重灌騎兵對付重灌騎兵,
鄭錦宏差點就給鄭勳睿寫信了,請示如何的對付八旗軍的重灌騎兵,不過他最終還是忍住了,作為鄭家軍的總兵,若是不能夠面對和解決難題,還算什麼總兵。
大軍在豐潤宿營的時候,鄭錦宏和洪欣濤等人開始了最後一次的商議。
大軍一旦進入永平府境內,就要高度戒備,隨時準備廝殺,再說進入到永平府,大戰隨時可能展開,若是沒有很好的戰術佈置,鄭家軍不敢保證能夠獲取勝利。
鄭錦宏手裡拿著重灌騎兵的圖畫,臉色很是凝重。
洪欣濤也沒有開口說話,低著頭沉思。
王小二、黃得功和吳三桂等人,看著鄭錦宏等人,也在沉思。
終於,鄭錦宏開口了。
“對付八旗軍的重灌騎兵,還是隻能夠採取引誘的方式,不過這樣的作戰方式,極大的限制了鄭家軍的發揮,一方面鄭家軍活動和廝殺的範圍,必須在火炮射程的範圍之內,超出了這個範圍,火炮將失去威力,另外一個方面,引誘作戰難以把握,撤退一旦不慎,可能造成潰敗,難以把握,第三個方面,撤退必須非常精準,要是徹底的速度太慢,同樣在火炮的轟炸範圍之內,讓炮兵營不敢輕易開炮,以至於失去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