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襄陽府城距離鄖陽府城不足五百里地,若是騎兵快速的行軍,最多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就到達了,孫傳庭率領的十二萬大軍三月十日就從襄陽府城出發了,因為遇到了梅雨季節,不利於作戰,謹慎的孫傳庭命令大軍再次休整,一直到四月初三才再次出發。
十二萬大軍所謂的急行軍,也就是每天行走八十里地左右,這樣算起來,抵達鄖陽府城至少需要四天到五天的時間,加上大戰之前的部署等等,真正開始戰鬥,應該是四月中旬的事情了。
斥候傳回來的情報,孫傳庭分析的非常仔細,他內心一直都有疑惑,那就是張獻忠既然遭遇到了慘敗,為什麼沒有放棄鄖陽,南下進入到四川去,這對於張獻忠是非常有利的,難不成張獻忠對於襄陽之戰的失敗不甘心,真的想著與大軍決一死戰嗎。
孫傳庭更加註意的是河南方向李自成的蹤跡,南陽府城距離鄖陽府城不過六百里左右的距離,若是李自成突然殺向了鄖陽,也不需要多長的時間,駐紮在新野的賀人龍,不可能完全抵擋李自成十餘萬大軍的進攻。
張獻忠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這讓孫傳庭懷疑,張獻忠是不是與李自成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或者是兩路流寇私下裡已經聯合起來了,張獻忠負責將朝廷大軍拖住,而李自成則是在戰鬥進行到最為緊要關頭的時候,突然殺向鄖陽。
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麻煩了,李自成和張獻忠聯合,流寇的總兵力接近三十萬人,孫傳庭絕無把握取勝,到時候戰局很有可能出現逆轉。
基於這樣的原因,孫傳庭儘管下達了快速行軍的命令,但非常注意沿路的警戒,清除沿途任何的有威脅的因素,如此就算是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有了聯合作戰的意圖,他也可以率領大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撤回到襄陽府城。
四月初六,孫傳庭率領的大軍,距離鄖陽府城不足百里地了。
斥候接連不斷的稟報訊息,根據斥候的偵查,孫傳庭預計張獻忠佈置在鄖陽府城外圍的流寇,人數至少有五萬人左右,應該是劉文秀或者艾能奇指揮作戰的。
鄖陽的地形複雜,有高山丘陵河谷平地山間盆地等等,鄖陽府城所在的鄖縣,就屬於山間盆地,鄖陽與襄陽的地形截然不同,襄陽屬於平原地帶,鄖陽整體屬於山區,且著名的武當山就在鄖陽府轄區之內。
在這樣的地方作戰,必須要精心的部署,一旦流寇進入到大山之中,想要大規模的剿滅就很有難度了,故而必須在部署的時候,堵住流寇大規模移動的道路,不過在這樣的地方作戰,好處也是有的,那就是外部增援的力量,很難快速抵達,而且只要進入到鄖陽府的境內,孫傳庭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獲取訊息,從容佈置撤離的事宜。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孫傳庭對於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聯合作戰的擔憂不是特別嚴重,畢竟賀人龍在新野防禦李自成的大軍,李自成的大軍就算是進入到鄖陽,前來增援張獻忠,孫傳庭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撤離的決定和部署。
張獻忠在鄖陽府城的外圍部署了接近五萬的大軍,這讓孫傳庭很是吃驚,朝廷大軍擁有數量不菲的紅夷大炮弗朗機等等火炮,這些火炮在野外的進攻之中是能夠發揮出來很大威力的,流寇憑藉著刀劍是難以抵禦的。
得到斥候的稟報之後,孫傳庭抑制住激動的心情,要求斥候不惜一切代價,摸清楚張獻忠的部署,越是具體越好,且要繪製出來詳細的地圖,另外一方面,孫傳庭開始集中大軍擁有的各類火炮,此次的進攻,他將讓火炮發揮出來重大的作用。
兩路大軍的廝殺迫在眉睫。
京城南直隸等地的目光,悉數都集中到鄖陽府城這個方向了,朝廷大軍在前面取得了襄陽之戰的重大勝利,若是能夠取得鄖陽之戰的重大勝利,那麼就能夠快速靠近徹底剿滅流寇這個作戰目標了。
至於說張獻忠為什麼會在鄖陽死守,為什麼沒有南下進入到四川,這些問題暫時沒有誰去考慮了,大戰在即,目前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徹底打敗張獻忠。(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