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七百零三章 上面的擔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三章 上面的擔憂 (1 / 2)

孫傳庭在襄陽府城足足休整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了三月上旬,他終於開始行動了。

為了保證兵源的充足,休整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孫傳庭再次徵召了部分的軍士,讓其麾下的大軍人數保持在十二萬左右,同時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以及內閣大臣、兵部左侍郎在京城也為孫傳庭爭取到了三百萬兩白銀的軍餉。

軍士和錢糧都有了充足保證的孫傳庭,信心滿滿的再次出征了。

孫傳庭早就派出了斥候,偵查張獻忠的每一步行動,斥候稟報的訊息讓孫傳庭放心了很多,遭遇到慘敗的張獻忠,一直都駐守在鄖陽,沒有采取反攻的策略,也沒有試圖逃離鄖陽,儘管說不明白張獻忠為什麼會一直都呆在鄖陽,但孫傳庭認為,只要張獻忠的主力依舊在鄖陽,他就有足夠的信心徹底擊敗和剿滅張獻忠。

南陽和信陽方面的情況,是孫傳庭最為關心的事情,河南總兵賀人龍率領的軍士一直都是駐守在新野與信陽,李自成也沒有試圖對兩地展開大規模的進攻,朝廷大軍展開襄陽之戰的時候,李自成非常的安靜,好像襄陽之戰與他沒有絲毫的關係,甚至有些隔山觀虎鬥的滋味了,那段時間陳新甲和孫傳庭都非常關心河南的情況,河南巡撫吳甡以及總兵賀人龍送來的情報,都是平安,這讓襄陽之戰能夠順利展開。

襄陽之戰結束之後,河南依舊很是平靜,吳甡與賀人龍也沒有主動進攻李自成,李自成同樣沒有任何的動作,兩邊彷彿達成了默契。

按照原來的部署,孫傳庭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是徹底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繼續穩住李自成。

這個作戰計劃是不可能改變的,畢竟張獻忠已經遭受到沉重的打擊,其麾下的李定國也被生擒。戰鬥力相對薄弱很多,孫傳庭也下定了決心,不管張獻忠逃到什麼地方去,他都是不會放過的。

孫傳庭依舊採取穩紮穩打的戰術。十二萬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兩部分,前軍四萬人,中軍八萬人,孫傳庭本人率領四萬前軍在前方開路,監軍王永吉率領中軍八萬人跟隨其後。前軍和中軍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三十里地。

三月十日,孫傳庭率領大軍正式從襄陽府城出發,前往鄖陽府。

京城,兵部

陳新甲站在楊嗣昌的對面,臉上的神情很是恭謙,儘管說陳新甲也進入了內閣,成為了內閣大臣,幾乎與楊嗣昌平起平坐了,不過楊嗣昌的提攜之恩,陳新甲不會忘記。再說楊嗣昌還是兵部尚書,主要負責兵部的事宜,陳新甲依舊是協助楊嗣昌協調兵部的諸多事宜。

兩個內閣大臣直接負責兵部的事宜,這是很少見的,足見皇上對兵部事宜的重視,現如今朝廷大軍正在全力剿滅流寇,兵部地位彰顯重要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新甲回到京城之後,與楊嗣昌商談了好幾次,都是有關朝廷大軍剿滅流寇的事宜。

楊嗣昌對於剿滅流寇的事宜,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襄陽之戰的勝利,不過是開始,形勢遠沒有到徹底打敗流寇的境地,李自成的實力很是強大。而且還在逐步的發展,張獻忠麾下的劉文秀和艾能奇率領的近十萬流寇,盤踞在鄖陽,戰鬥力一樣不容小覷,楊嗣昌本人提出來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思路,不可能真正的貫徹落實下去。畢竟各省的巡撫和總兵,都是各懷心思,只要戰鬥沒有在自己的地盤展開,都不會全力以赴。

孫傳庭以兵部尚書的職銜兼任五省總督,對於調集各地的軍隊剿滅流寇,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夠高估效果。

陳新甲的認識,與楊嗣昌的差不多,認為剿滅流寇至少需要兩年到三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在崇禎十六年到十七年左右徹底剿滅流寇,就是巨大的勝利了。

兵部不可能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剿滅流寇的事宜上面去,所以楊嗣昌與陳新甲之間是有分工的,具體說就是楊嗣昌負責全面的事宜,陳新甲側重於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這就包括各方面的排程和協調了,當然遇到重大的事情,楊嗣昌也是要出面的,譬如說這次為孫傳庭爭取到三百萬兩白銀的軍餉事宜。

桌上鋪著碩大的地圖,楊嗣昌看著地圖開口了。

“陳大人,孫大人和王監軍已經率領十二萬大軍出發了,他們的目的是徹底剿滅張獻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張獻忠的實力遭受到不小的損失,應該不是朝廷的對手了,不過我還是擔心李自成,要是李自成有了與張獻忠聯合起來的意圖,局勢就會變得複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