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八百四十二章 落井下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二章 落井下石 (2 / 2)

朱由檢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了,錢士升準備彈劾楊嗣昌的事宜,他早就知道,也專門委託司禮監太監、內侍高起潛與錢士升交談,勸說錢士升不要彈劾,如此關鍵時候,楊嗣昌正率領朝廷大軍抵禦流寇,朝廷內部需要的是團結一心。

可惜事情沒有朝著朱由檢的意願發展,錢士升在早朝的時候,公開彈劾楊嗣昌。

錢士升唸完彈劾奏摺之後,侯恂等內閣大臣也站出來,列舉楊嗣昌的罪狀

文武大臣開始議論紛紛,總體的意見是要懲戒楊嗣昌,派遣其他人掌控大軍。

就在眾人議論的時候,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開口說話了。

太監說話的聲音有些奇特,可以用娘娘腔來形容。

王承恩開口的時候,乾清宮內迅速安靜下來。

王承恩不同意對楊嗣昌的彈劾,有關楊嗣昌勾結流寇的事宜,王承恩斥之無稽之談,當初楊嗣昌建議招撫李自成,讓流寇進攻陝西,這件事情與他王承恩有著莫大的關係,乃是他王承恩與楊嗣昌直接商議的,至於說李自成為什麼掉轉身進攻朝廷大軍,則有可能是形勢發生了變化,需要詳細瞭解情況。

王承恩認為,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楊大人率領的大軍正在保定府抵禦流寇,且楊大人文武雙全,朝廷之中暫時無人能夠代替,撤回楊大人的舉措,就是自毀長城。

王承恩還強調指出,朝廷處於多事之秋,此刻需要內部團結一致,共同渡過難關。

王承恩說完之後,高起潛也跟著開口了。

作為內侍,高起潛的身份也是不一般的,可以幫助皇上處理諸多的奏摺。

高起潛開口,說及皇上敕封李自成的事宜,聖旨是他親自起草的,並非是楊嗣昌做出的決定,楊嗣昌只不過是建議,錦衣衛和東廠偵查到的情報,流寇的確在潼關發動了進攻,此番流寇轉頭進攻朝廷大軍,可能是在潼關遭遇到了慘敗。

高起潛認為楊嗣昌率領大軍撤離到保定府,那是部署的需要,絕非是退卻,更不是勾結流寇的罪證。

在楊嗣昌的問題上面,司禮監與內閣產生了直接的對撞。

其實司禮監與內閣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嘉靖和萬曆年間就表現的很是突出了,天啟年間,司禮監完全壓制了內閣,崇禎初年,內閣完全壓制了司禮監,現在司禮監慢慢開始抬頭,得到了皇上充分的信任,不說完全壓制內閣,至少與內閣分庭抗禮了。

司禮監與內閣之間的爭議,最終還是需要皇上拍板。

其實王承恩開口為楊嗣昌辯護的時候,眾人就知道最終結局如何了,王承恩時刻都跟隨在皇上的身邊,其開口說出來的話語,肯定是代表了皇上的意思,如今的情況之下,內閣已經沒有辦法與司禮監抗衡了。

內閣首輔錢士升,幾個月之前就失去了皇上徹底的信任,特別是楊嗣昌出任內閣次輔之後,而此番錢士升不遺餘力的彈劾,怕也是想除去內閣之中的阻礙。

朱由檢終於開口了,這一次他非常的乾脆,毫不留情的駁斥了錢士升的彈劾,認為楊嗣昌忠心耿耿,完全值得信任,此番的彈劾乃是親者痛仇者儘快的舉措,日後不要提及。

朱由檢還當場宣佈,敕封楊嗣昌為太子太師,率領朝廷大軍抗擊流寇。

朱由檢開口的時候,錢士升一直都是低著頭,本來想著反駁的他,沒有開口,不知道內心在想些什麼。

早朝結束之後,朝中的議論很快出現,此番的議論對錢士升很是不利,眾人認為皇上已經開始完全信任司禮監以及內閣次輔楊嗣昌,排斥內閣首輔錢士升,或許不長時間之後,內閣首輔就要調整人選了。

楊嗣昌面臨的局勢,也是非常不利的,以十五萬大軍抵禦近百萬的流寇,想要獲取勝利太困難,能夠讓流寇知難而退,回到山西與河南去就很不錯了。

沒有人認為楊嗣昌能夠真正獲取戰鬥的勝利。(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