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隸、遼東、四川以及湖廣出現的諸多事情,李自成都是清楚的,如今的他早就不是當年的抱負,打打殺殺的日子雖然習慣了,可穩定下來的心思卻是越來越強烈。
在佔領了河南開封府城以及山西太原府城,且控制了大量的府州縣之後,李自成想到了割據,雖說他對其中的道理不是特別明白,但在佔據的這些地方之內稱王稱霸、說話算數這樣的道理,還是清楚的。
造反十多年了,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李自成認為自己也應該熬出來了,張獻忠被鄭家軍剿滅之後,李自成變得更加的小心,在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時時刻刻注意鄭家軍的動向,他自身的實力遠遠強於張獻忠,而且他麾下的義軍基本都是在北方活動,很少進入南方,進入南方以及四川的慘痛經歷,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鄭家軍在剿滅張獻忠之後,停止了一切的行動,就連後金韃子在北直隸劫掠,鄭家軍都沒有出動,這讓李自成認為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進入北方征伐,也就是說他認為鄭勳睿以及鄭家軍,其實和他的想法一樣,都是要控制地方割據的。
有地盤和沒有地盤的區別,那是天地之別,這一點李自成有著切身的感受。
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李自成是跟隨闖王高迎祥的,那個時候沒有想到那麼多,能夠吃飽飯活下去就不錯了,後來高迎祥陣亡,李自成被推薦為闖王,成為了義軍之中的第一人,那個時候他還是沒有注意到地盤的重要性,義軍依舊是流動性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直到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加入到義軍之中,這些讀書人讓李自成明白了地盤的重要。
儘管李巖等人悉數投靠朝廷去了。但掌控地盤、壯大實力的思想,已經在李自成的腦海裡面紮根了,他開始嘗試著在河南等地佔據一定的地盤,有效的壯大自身實力。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最為正確的,也正是因為長期佔據了河南的南陽府等地,讓李自成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穩步的壯大實力。依託地盤的支援,李自成幾次打敗了朝廷大軍。其威名更大,投奔的老百姓更多。
攻下了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李自成的實力幾乎達到了巔峰,他麾下義軍的人數超過五十萬人,對外號稱百萬人,而且他開始在河南以及山西等地徵收賦稅,用來補充義軍的開銷。
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需要名分了,這不是自封的名分。而是大明朝廷承認的名分。
李自成在義軍之中被稱之為闖王,自封的名號就更多了,攻下開封府城之後自封為“奉天倡議文武大元帥”,攻下太原府城之後自封為“大順王”,不過這些稱呼是不可能得到認可的,那都是自封的,若是得到了大明皇帝敕封的王位。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李自成寫給皇上的奏摺如石沉大海,沒有絲毫反響。
這激怒了李自成,他準備率領大軍進攻北直隸,甚至想著直接拿下京城。到時候自己也能夠做皇帝了,不過他的這個想法,被顧君恩阻止了,無他,後金韃子正在北直隸肆掠,這個時候義軍進入北直隸,必定和後金韃子產生廝殺。後金韃子可不是朝廷大軍,戰鬥力異常的強悍,義軍與後金韃子廝殺,損失肯定巨大,就算是勉強戰勝了後金韃子,得到好處的也是朝廷,要是朝廷大軍趁著義軍遭受損失的時候進攻,還不知道結局如何。
李自成聽從了顧君恩的勸阻,決定在河南以及山西兩地紮根,觀察北直隸以及南直隸等地的局勢,找尋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時機出擊。
李自成請顧君恩分析大明之局勢,他已經有了遠見,將麾下的義軍當作了重要力量,與朝廷大軍、後金韃子以及鄭家軍平起平坐,如何在這幾股勢力的搏殺之中取得最大的好處,是他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要求顧君恩分析形勢的同時,李自成自身也在琢磨,畢竟他是義軍之中碩果僅存的力量,當年造反的幾十個義軍首領,如今都殞命了,強悍的張獻忠也被鄭家軍斬殺,所謂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往往都是力量最為強悍的,也就是能夠做成大事情的。
太原府城,巡撫衙門。
這裡已經成為李自成的府邸和辦公的地方。
李自成在廂房等候,不一會,顧君恩急匆匆的走進了廂房。
顧君恩很是忙碌,李自成委託他處理日常的事物,牽涉到山西與河南兩地的穩定,加之義軍的諸多將領隨意性太強,做事情不講究規矩,故而很多的事情需要操心,需要謹慎處理。
看見顧君恩進來,李自成開口了。
“顧先生,這麼長時間過去,你很是辛苦。”
“闖王,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顧君恩對李自成的稱呼沒有變化,李自成也不在意,儘管李自成如今已經是大順王。
“顧先生,現如今的形勢不是特別的明瞭,請你幫助我分析分析,看看義軍下一步究竟該如何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