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七百四十九章 趁火打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四十九章 趁火打劫 (2 / 2)

從這個角度來看,徐望華提出來的建議是很不錯的,只不過固執的朱由檢,很有可能不會答應這個條件,誓死都不退步,眼睜睜看著大明江山倒下。

徐望華說完之後,鄭勳睿沉思了片刻,開口了。

“南直隸、浙江和陝西等地,已經在鄭家軍實際的掌握之中,山東的登州、萊州、金州和復州等戰略要地,也被鄭家軍完全掌控了,至於說南方的廣大地方,包括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兵力異常的薄弱,鄭家軍想要拿下這些地方,不是特別的困難,北方的河南、山西以及中部的湖廣、四川等地,戰火連連,鄭家軍過早的插手這些地方,不一定是好事情,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鄭家軍將士拼命的廝殺,皇上和朝廷坐山觀虎鬥的局面,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提出來完全掌控山東和江西等地,是不是合適。”

鄭勳睿剛剛說完,徐望華再次開口

“大人,屬下覺得完全有必要,鄭家軍必須朝著南方和北方的諸多地方擴充,失去了這個機會,日後的局面恐怕變得更加的複雜,至於說皇上和朝廷如何想,又準備如何做,屬下倒是沒有想那麼多,屬下覺得局面不可收拾的時候,鄭家軍可以主動出擊,到時候鄭家軍掌控江西和福建等地,朝廷也沒有辦法。”

徐望華說的非常的直白,大有一副馬上將朱由檢拉下皇位的做法。

聽到徐望華這樣說,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你這是迫不及待啊。”

“屬下這一切都是為大明百姓考慮的,更是為大人考慮的,若是依照屬下的建議,只要停止了漕運,不出幾個月的時間,北方就將大亂,皇上和朝廷根本無法維持,到時候鄭家軍出手收拾殘局,就要簡單很多了。”

鄭勳睿沒有直接回答徐望華的話語,而是將手指向了遼西的錦州。

“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經歷過太多的廝殺,當年袁崇煥死守寧遠,讓努爾哈赤望城興嘆,最終無奈撤離,後來皇太極親率大軍攻打錦州,大明軍隊依舊堅守錦州和寧遠,皇太極也是無果而終,這兩座城池可謂是大明的驕傲,不過現在,皇上和朝廷恐怕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這一次皇太極是有備而來的。”

“皇太極以汗八旗主攻錦州城池,如此朝廷大軍的火器將失去優勢,汗八旗對火器一樣是熟悉的,此外皇太極沒有命令大軍圍困寧遠,而是將兵力全部都集中到錦州,難道皇太極不知道寧遠城內駐紮有大軍嗎,這當然不可能。”

“皇太極不擔心寧遠城內的朝廷大軍馳援,這隻能夠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太極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準備,此番皇太極的目的不僅僅是佔領遼西,還要最大限度的消滅朝廷的有生力量,讓後金韃子下一步的戰鬥更加的順利。”

“皇太極如此的安排部署,說起來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洪承疇決定死守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久攻不下的皇太極,自然會心焦,皇太極不是神仙,定力沒有那麼好,何況大清國的實力不怎麼樣,支撐如此之大的戰鬥,到後面會力不從心。”

“可惜的是皇上和朝廷面對的危機局勢,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一點都不省心,在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展開大規模的進攻,朝廷無法集中精力應對遼西的戰鬥,如此的情況之下,必定會有人著急,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皇上。”

“陳新甲代表朝廷到遼西去督戰,我已經預測到了問題的存在,洪承疇是薊遼總督,全權負責遼西的懲罰,皇上何必多此一舉,命令陳新甲前去督戰,就讓洪承疇安心運籌規劃,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如此關鍵的時刻,皇上派遣陳新甲前去督戰,不是對洪承疇不放心,而是對遼西的局勢不放心,更是皇上內心有了其他的打算。”

“作為內閣次輔、兵部尚書的陳新甲,非常瞭解皇上的想法,恐怕比皇上還要著急,他到了遼西之後,定會督促洪承疇速戰速決,不管是勝利還是失利,這就犯了兵家大忌。”

“我們早就分析過遼西的局勢,洪承疇採取的完全是守勢,將大軍集中在寧遠和錦州兩座城池,其餘的軍堡之中守衛的軍士人數不是很多,要知道洪承疇一切都是按照防禦的計劃部署的,突然要展開主動進攻,準備來不及,遭遇到的困難也難以估計。”

“皇太極全力進攻錦州城池,一旦錦州告急的時候,陳新甲必定要求洪承疇率領大軍馳援,這個時候,皇太極圍城打援的戰略部署就成功了,而朝廷大軍一旦離開了寧遠城池,必將遭遇到滅頂之災。”

鄭勳睿說完這些話,將拳頭重重的敲在了松山這個位置上。

徐望華等人看著錦州和寧遠之間的松山,半晌說不出話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