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五百二十三章 依靠自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三章 依靠自身 (1 / 2)

進入十一月,氣候變得愈發寒冷,洪承疇的心也如同這氣候一般變得陰冷,被圍困在延慶州城大半個月的時間了,他率領的洪軍,從山西大同趕赴延慶州城是十月初三,在獲知延慶州城很有可能是後金韃子主攻的方向之後,他是決定轉移到保安州去的,期間是有很多時間可以離開的,可隨著宣府三衛和龍門衛軍士的到來,麾下的大軍人數增加到十餘萬人,洪承疇決定撤離的命令被擱置,京城以西絕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後金韃子以騎兵為主,移動速度快,若是率領十餘萬大軍貿然撤離,遭遇到後金韃子尾隨追擊,後果不堪設想。

局勢的發展大大出乎了洪承疇的預料,後金韃子行軍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多爾袞率領的大軍之中,居然有漢軍,而且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悉數參與作戰了,在圍住延慶州城之後,三人還專門給他寫信,勸他投降大清國,這讓洪承疇異常的氣憤,也對自己前面做出的戰術部署產生了憂慮和懷疑。

果然,熊文燦率領的五萬前軍,在增援延慶州城的過程之中,遭遇到後金韃子的伏擊,幾乎是全軍覆沒,密雲衛和營州衛的兩萬軍士臨陣脫逃,最終投降了後金韃子,這件事情在朝中引發了極大的震動,也讓洪承疇心情更加的惡劣,到了這個時候,他很清楚,自己所做的裡應外合打擊後金韃子的戰術佈置,算是完全失敗了。

到了這個時候,唯有率領洪軍、延慶衛、宣府三衛和龍門衛的十餘萬將士,拼死守住延慶州城,繼續等待救援,才是唯一的辦法了,若是延慶州城被後金韃子攻破,駐守的十餘萬大軍被後金韃子殲滅,那麼對朝廷的打擊恐怕是毀滅性的。

洪承疇內心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鄭勳睿和鄭家軍。當初做出全面的戰術佈置之後,他專門給鄭勳睿寫信了,儘管信函之中沒有明確要求鄭家軍參與到征伐之中,但意思是非常明確的。希望鄭家軍能夠參與到征伐之中。

洪承疇對鄭勳睿的崛起有些擔憂和嫉妒,可是大事情來臨的時候,他還是非常清醒的,知道應該做什麼事情,知道該做什麼決定。

很長時間得不到外界的訊息。延慶州城被後金韃子死死的圍住,派出去的斥候全部被後金韃子擒獲斬殺,訊息斷絕,延慶州城猶如被圍困在銅牆鐵壁之中。

目前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自身了,洪承疇已經下定決心,不管外面任何的變化,他都是要守住延慶州城的,不能夠讓後金韃子拿下。

可惜一個巨大的問題已經悄悄的浮現出來,那就是糧草的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誰都清楚糧草的重要性。洪承疇在出發之前,也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大軍攜帶的糧草是非常充足的,至少半年時間不需要操心,可惜事態的變化出乎了他的預料,延慶衛、宣府三為和龍門衛軍士攜帶的糧草都不是太多,不可能長時間的維持,再說這是在北直隸征伐,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說,征伐的大軍需要地方上提供糧草。故而宣府三為和龍門衛不可能攜帶太多的糧草也是可以理解的。

十餘萬大軍駐守延慶州城之後,糧草的消耗是巨大的,軍需官已經稟報洪承疇,大軍的糧草。最多還能夠維持兩個多月的時間。

熊文燦率領的援軍已經被後金韃子打敗,天知道下一路的援軍什麼時候抵達,兩個月的時間看似是很長的,其實一晃就過去了,若是得不到外界的支援,延慶州城被圍困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是沒有可能的。

一系列的問題都慢慢的暴露出來,洪承疇明白,他麾下的高階軍官也是明白的,至於說諸多的軍士,也不完全都是傻子,這些問題的蔓延,如同一枚枚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爆炸了,問題暴露引發的每一次震盪,都需要洪承疇全力去解決。

熊文燦率領的前軍被打敗,按照常理分析,後金韃子會開始全力進攻延慶州城了,至少不會如同前面的試探性進攻,可能會發動大規模的攻擊,洪承疇真正的壓力即將到來,這個時候激起軍士的鬥志,拼死守住延慶州城,才是最需要考慮和部署的事宜。

洪承疇開始不斷召集各級的軍官,瞭解軍士的情緒,同時親自到軍士中間去了解情況,甚至直接與軍士交談,給與必要的鼓勵,親自澄清一些問題,譬如說有人傳聞,說是主帥洪承疇準備率領五萬洪軍突圍,留下延慶衛、宣府三衛和龍門衛的軍士駐守延慶州城。

洪承疇這樣的做法,穩定了絕大部分軍士的心,九成以上軍士的思想都是樸素的,他們認為畢竟這是北直隸的延慶州城,距離京城也不是很遠,朝廷不可能棄之不顧,深入關內作戰的後金韃子,也不可能沒有絲毫的顧忌。

睿親王多爾袞的想法也出現了變化。

率領十五萬大軍入關劫掠,最主要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削弱大明朝廷的實力,儘量多的搶奪錢財和人口,其二是演練滿八旗、蒙古左右營和漢軍聯合作戰的最佳方式,探索出來一條路子,讓滿八旗、蒙古左右和漢軍發揮各自的特長,聯合起來,取得每一次戰鬥的勝利。

這兩個目的,基本達到了,戰鬥廝殺到了如今的程度,局勢越來越明朗,多爾袞想的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他畢竟是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有著不一般的眼光。

打敗了明軍增援的大軍,讓兩萬明軍投降,這令多爾袞徹底明白了,駐紮在北直隸的明軍的確不堪一擊,甚至不敢和八旗軍面對面作戰,既然如此,何不趁著這次的戰鬥廝殺,真正威脅到大明的京城,讓大明的那位崇禎皇帝,迫不得已抽調山海關的駐軍作戰,就算是崇禎皇帝不願意抽調山海關的駐軍,但總是會抽調其他地方的軍隊前來增援,只要打敗了這些增援的大軍,同樣會讓大明朝廷元氣大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