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 (1 / 2)

陳新甲代表皇上宣旨,同時高調幹涉和指揮剿滅流寇的戰鬥,對於五省總督孫傳庭之前的作戰計劃,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這就導致朝廷大軍需要重新進行部署和調整,必然會耽誤時間,原計劃定於七月初展開的戰鬥廝殺,不得不推遲了。

南京的鄭勳睿,對於朝廷的干預和陳新甲的高調,似乎是有預見的,此時的他,突然將注意力轉移到南直隸的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上面來了,或許是南京六部尚書以及侍郎等重要官員的調整,給與了鄭勳睿信心,也讓南直隸、淮北的官吏看清楚了其中的本質,讓鄭勳睿在南直隸的威望已經很不一般了。

其實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萬曆年間的張居正就已經做過了。

張居正推行的是一條鞭法,所謂的一條鞭法,就是將田賦、徭役等,併為一條,全部攤入到田畝之中,按照銀子的數量來進行徵收,且由地方官府直接徵收。

一條鞭法的核心在於,張居正是按照大明所有的土地來進行計算的,也就是說不管這個耕地是士大夫的,還是老百姓的,全部都要承擔賦稅。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在全國清丈田糧,必須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的耕地。

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當年遭受到王孫貴戚、士大夫甚至朝廷官吏的強烈反對,這樣做直接侵害到了他們的利益,最大限度抑制豪強兼併土地,損害了人家士大夫階層的利益,當然會遭遇到反對和阻撓,張居正深知其中的艱難,採用了鐵腕的手段推行,在萬曆八年的時候,終於完成了清丈田糧,其測量出來的田畝數達到了七百零一萬頃。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其推行的一條鞭法,遭遇到官吏的強烈反對,很快被廢除,為此張居正被革去所有的封號。抄沒家產,子孫或者被處死,或者被髮配,境況悽慘。

鄭勳睿很清楚,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大有裨益的,後世的歷史學家曾經分析,若是張居正能夠多活十年左右,那麼大明王朝的命運,也許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穿越的鄭勳睿,還是要感謝張居正的,當年張居正實施的清丈田糧,摸清楚了大明王朝耕地的實際數量,這對於準備實施官紳一體納糧的鄭勳睿來說。省卻了很多的事情。

張居正當年實施清丈田糧,其資料一直都存在翰林院,地方上的資料已經被官吏銷燬,但翰林院的儲存下來了,而這些關鍵的資料,悉數被有心的鄭勳睿獲取了。

鄭勳睿如今要做的,就是繼續推行一條鞭法,在南直隸、陝西和復州等地,全面的實施一條鞭法,當然他還要對一條鞭法繼續完善。重點在於保護租賃土地耕種的農戶的利益。

張居正當年推行一條鞭法,首先在福建實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朝廷的賦稅成倍的增加。但有一個問題張居正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士大夫階層將負擔全部都壓到了農戶的身上,也就是說士大夫收取的田租沒有變化,上繳給朝廷的賦稅也是農戶承受,如此士大夫依舊是沒有很大的損失,除非是租賃耕地的農戶覺得壓力太大無力承受。那麼士大夫才會有損失,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推開。

鄭勳睿的辦法可不一樣,他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之上,推行的是官紳一體納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士大夫階層更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的承擔責任,首要的就是拿出來銀子。

鄭勳睿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朝廷開始徵收剿餉,漕運的任務陡然增加,這一切對於南直隸和陝西等地來說,壓力都增加了,如此的情況之下,士大夫必然需要作出來貢獻,但士大夫的貢獻,不能夠強壓到農戶的身上。

鄭勳睿採取的辦法,就是推行一條鞭法的同時,規定田租的數額不得超過全年收成的百分之三十,且賦稅在這百分之三十之中開銷,這一條規矩將以強力的手段推行,凡是有不遵守之人,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士大夫,官府都要嚴厲懲罰。

鄭勳睿準備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之上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想法,透露出來之後,徐望華馬上和南京戶部尚書羅昌洛戶部右侍郎梁興力等人,開始了緊張的計算。

南直隸和浙江等地,屬於大明主要的產糧區,其糧食的畝產幾乎是北方的一倍之多,以前朝廷對於賦稅的計算辦法是一致的,也就是北方與南方糧食賦稅的計算辦法一樣,這樣就導致北方的百姓吃虧,不過鄭勳睿可不會如此的計算,他要求南直隸每畝耕地的賦稅二十抽一,也就是佔據全年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左右,經過如此的計算,南直隸每畝耕地的賦稅為五錢銀子,而陝西每畝耕地的賦稅只有三錢銀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