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就是多爾袞,這位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採取的是最為有效的戰術,三萬八旗軍的將士,圍攻白桿兵的時候,並沒有採取兇狠的拼殺戰術,而是首先圍困、伺機進攻,讓白桿兵感覺到尚能夠抵抗,尚有希望,進而組織起來防禦的陣形,等到白桿兵的傷亡慢慢增大,八旗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時候,就開始了全面的兇狠的廝殺。
這個時候,白桿兵就是想著突圍,可能性也沒有了,他們已經喪失了整體撤退的機會。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多爾袞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以最為強悍的姿態來對付白桿兵,他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徹底剿滅白桿兵和生擒秦良玉那麼簡單,他是想著讓這一次的戰鬥,徹底震撼大明的崇禎皇帝和大明朝廷,讓崇禎皇帝調集山海關的明軍。
多爾袞的目的是動搖大明的關寧錦防線。
大清國在這道堅固的防線面前,吃了太多的虧,當年的寧遠之戰,就是慘痛的教訓。
多爾袞的戰術佈置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秦良玉的認識也是有著很大關係的,若是換做其他的明軍,早就開始潰逃,正因為白桿兵不畏懼滿八旗軍士,才會組織起來陣形拼死抵抗的。
秦良玉已經發現情況不對了,眼看著身邊傷亡的軍士越來越多,後金韃子的包圍圈慢慢縮小,面對面的廝殺也開始了,特別是騎兵的損失更大,三千騎兵被後金韃子分割包圍,基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周圍出現的大都是白桿兵軍士的慘叫聲。
繼續抵抗下去,肯定是全軍覆沒。
撤退的命令終於下達了。秦良玉不能夠讓白桿兵在自己的手中消亡。
兩百多騎兵和一千多的步卒圍在秦良玉的身邊,拼死的抵抗進攻的後金韃子,他們表現出來的兇悍和頑強。讓後金韃子一時間也是無計可施。
身邊的親兵已經在勸秦良玉馬上撤離了,這些親兵和其他的軍士。會捨命保護秦良玉撤出包圍圈,在他們看來,只要秦良玉能夠逃離出去,白桿兵就沒有倒下。
秦良玉堅決不願意獨自撤離,她要和軍士共同廝殺。
指揮騎兵進攻的千戶,全身是血的來到了秦良玉的面前。
“大帥,您趕快撤離,否則就來不及了。。。”
千戶的手臂上面被射中一箭。鮮血順著流下來。
秦良玉的眼圈微紅了,這麼千戶是她特別賞識的,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你率領騎兵營的將士,護衛大軍撤離,不要管我。。。”
秦良玉大聲下達命令,同時命令身邊的親兵去抵禦後金韃子,爭取能夠撕開一條血路,讓儘量多的軍士撤離出去。
這一刻,秦良玉的命令沒有誰執行。大家依舊一邊抵禦後金韃子,一邊圍在她的身邊。
秦良玉知道,她必須要下定決心了。不管白桿兵損失多麼的慘重,都要想方設法的突圍,而且要將這裡的情況稟報給朝廷,懇請皇上調集更多的大軍進入北直隸。
秦良玉的臉色變得鐵青,她看著身邊的親兵隊長,一字一頓的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