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三百七十三章 范文程的恥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三章 范文程的恥辱 (1 / 2)

(感謝白天帝、uenang的打賞,謝謝了。)

永寧之戰的失敗,帶給大清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不到一年的時間,滿八旗遭遇到兩次慘重的失敗,這已經不能夠用偶然來形容了,而且大清為此支付了一千萬白銀的贖金。

永寧之戰的失敗,最大的恥辱在於武英郡王阿濟格被明軍生擒。

要知道阿濟格在大清國可不是一般人,其親弟弟多爾袞和多鐸都是大清國的親王,多爾袞掌管吏部,多鐸掌控禮部,兩人都是權傾朝野,親哥哥被明軍生擒,他們肯定是想著讓阿濟格平安回來的。

征伐朝鮮的戰鬥之中,皇太極劫掠了大量的錢財,包括數十萬的人口,若是沒有永寧之戰的慘敗,可以說皇太極此次的戰役部署,是完美無缺的,可惜明軍抓住了機會,突然佔領了旅順到復州的一大片區域,完全打消了皇太極的戰役部署。

皇太極很清楚,他就算是讓朝鮮臣服,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畢竟明軍控制了遼東沿海,朝鮮上上下下都覺得有了依靠,不可能也不情願歸順大清國。

出於這樣的考慮,皇太極果斷改變了策略,從朝鮮撤兵的同時,大肆劫掠。

剛剛回到瀋陽,皇太極就得到了遼東方面的情報,明軍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甚至小型的進攻都沒有出現。

遼東是穩定的,暫時也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

這一下朝廷裡面炸鍋了,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等等,都提出來要求,懇請率領大軍,攻打復州等地。收復旅順到復州的諸多地方,絕不能夠讓明軍囂張。

同時多爾袞和多鐸都明確提出了要求,必須贖回阿濟格。

特別是多鐸,甚至在大政殿泣不成聲,畢竟阿濟格是為了保護他才被明軍生擒的。

朝廷之中請戰的聲音很多,但多鐸和阿巴泰一直沒有表態。兩人沒有表明態度,不知道是贊成還是反對進攻復州等地。

駐紮在海州等地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人,也被召集到了瀋陽,至於說他們是怎麼想的,沒有人關心,也沒有人過問,在大政殿商議事情,滿人才有發言權,漢人除開范文程。其他人是沒有資格開口的,哪怕被敕封為恭順王的孔有德、壞順王的耿仲明,以及智順王尚可喜,滿人從骨子裡是看不起漢人的。

回到瀋陽的皇太極,發現不少的滿人將怨氣發洩在漢人的身上,包括多爾袞和多鐸等都有這樣的情況,家中的漢人奴隸遭遇無情的打罵,甚至有被活活打死的情形。大街上漢人的商鋪,也遭遇到哄搶。無人過問。

皇太極本能的想著制止這種情形的出現,可他不能夠採取高壓的態勢。

滿人內心的不滿,已經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大清國成立以來,滿八旗遭遇到的兩次慘敗,陣亡八旗子弟接近三萬人。分別牽涉到了正紅旗、鑲紅旗以及鑲白旗,陣亡的八旗子弟太多了,讓滿人對漢人的仇恨,達到了高峰期,這個時候出現欺凌漢人的情形。是可以理解的。

皇太極很清楚,滿人的怒氣必須找到一個宣洩口,否則巨大的怒火就會集中到他這個皇帝的身上,要知道滿人都是很直爽的,說話也是很直接的,若是憤怒情況之下說出來的話語,他這個皇上怕都是難以承受的。

所以皇太極放縱了此類情況的發生,他只能夠找尋機會,一旦有誰做的太過分了,那麼就會作為典型教訓,以這樣的典型,全面阻止欺凌漢人情況的蔓延。

回到瀋陽的范文程,日子一樣不好過,在大清國,他的地位超過了任何的漢人,孔有德等人根本比不上他的地位,儘管范文程只是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說起來品階不是很高。可惜瀋陽排斥和侮辱漢人的浪潮已經很厲害,他根本無法阻止,也不能夠在皇太極面前開口。

優待和團結漢人的策略,是范文程向皇太極提出來的,這個提議得到了採納,皇太極是非常重視的,有一段時間,漢人的地位的確得到了提高。

瀋陽出現侮辱排斥漢人的浪潮,其實與大清國滿八旗的兩次慘敗有著很大的關係,滿人人數不說,以前都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條件異常的艱苦,好不容易經歷這麼多年的廝殺,佔領了遼東絕大部分的地方,生活也慢慢變得好起來了,而且征伐大明的戰鬥,幾乎每次都是獲得重大勝利,這讓很多的滿人憧憬著關內的生活,憧憬著大清國徹底打敗大明朝廷,入主中原,那樣他們就可以享福了。

偏偏這個時候,滿八旗連續遭遇到數次的失敗,損兵折將異常的慘重,這讓某些滿人的期盼出現了不確定性,內心不滿的滿人,肯定是將怒氣發洩到漢人身上的。

常年在皇太極的身邊,范文程知道皇上為難,也就裝聾作啞,不提這些事情了。

但有一件事情,范文程旗幟鮮明的表明了態度,那就是是否進攻復州等地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