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鼓也需重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鼓也需重錘 (2 / 2)

正是因為對官場上諸多風氣的不滿,陳子龍做官的念頭很淡,幾乎是不想為官。

對於陳子龍這類讀書人,鄭勳睿的看法並不是很好,因為他們採取的是逃避的措施,並沒有想著透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儘管他們對讀書人空談誤國的害處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但他們採取的措施同樣是著書立說,並沒有身體力行的去改變這些風氣。

當然處於這個時代,鄭勳睿不能夠苛求陳子龍做的更好。

既然陳子龍詢問他鄭勳睿對《皇明經世文編》的看法,那他也不會客氣。

“《皇明經世文編》我看過一些,所謂君子之學,貴於識時,時之所急,務之恐後的提法,有一定道理,其為了上以備一代之典則,下以資後學之師法的目的,具有代表行,試圖俗儒是古而非今、擷華而捨實之風氣,值得肯定,總體來說想法是很不錯的。”

儘管鄭勳睿的讚譽不是那麼高,但陳子龍心服口服,畢竟人家是殿試狀元,而且在官場上風生水起,達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懋中,我聽聞你還在整理恩師的《農政全書》。”

“是的,只是在下才學不足,在下只是抄錄徐老大人的《農政全書》,絕不敢說是整理。”

鄭勳睿輕輕嘆了一口。

陳子龍的臉色有些發白,要說鄭勳睿才是徐光啟真正的學生,徐光啟生前在朝中威信極高,很多讀書人都想拜在其門下,陳子龍都曾經專門去拜訪過,不過徐光啟根本不收學生,滿朝文武及天下讀書人幾乎都知曉。

“懋中,你整理恩師的《農政全書》,我本應心存感激,按說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我來做的,不過我並不是特別贊同你的做法。”

“若是我沒有記錯,你今年三十有二,正值壯年,卻一心沉迷於學術鑽研之中,頗有看破紅塵的心思,你不願為官,不願出仕,我還聽聞你在家廣其宅,示無志四方也,這是不是說,你一生準備處江湖之遠了。”

鄭勳睿的一席話,說的陳子龍臉色通紅,口不能言。

“人生不如意十之**,不可能事事如願,你去歲高中進士,按說可以進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卻被授官為廣東惠州府司理,此事恐怕為一大挫折,你繼母去世,回家奔喪,人之常情,家裡的事情既然處理完畢,就應該回稟吏部,等候再次授官。”

“你看不慣官場上諸多的風氣,認為世風日下,讀書人譁眾取寵,故而與一幫好友編撰《皇明經世文編》,想以此來展現腹中文采,警醒世人,告誡讀書人要腳踏實地,不可好高騖遠,試想官場之風氣若是能夠被幾本書就改變了,這世上的事情豈不是太簡單了。”

“捫心自問,你何嘗不是有懷才不遇之心理。”

“你我曾經在江寧縣長談,若非這等緣故,我不會和你說這些,現如今的局勢你怕是也知曉一些,北方大亂,後金韃子侵襲關內,流寇肆掠河南湖廣等地,正是需要有志之士挺身而出的時候,你卻到我這裡來徵詢對《皇明經世文編》之意見,你認為我會怎麼想。”

陳子龍已經羞得無地自容,論年紀鄭勳睿比他小了足足七歲,可人家的認識卻完全在不同的高度,二十五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太子少保、漕運總督。

看見陳子龍的神情,鄭勳睿也知道自己說的有些重了,不過響鼓也需重錘。

“懋中,我是看好你的,故而才說這些話,希望你能夠明白,你自己去好好的思量,既然到淮安來了,可以四處走走看看,食宿就在官驛,不用客氣,也許在淮安走動一番,你會有一些不同認識的。”

陳子龍告辭之後,徐望華進入了廂房。

“徐先生,派人注意陳子龍的一舉一動,隨時將情況稟報給我,此人還算是人才,不過需要磨礪,若是不能夠警醒,太可惜了。”

徐望華點點頭,他倒是沒有覺得奇怪,鄭勳睿身邊的人,的確都是有能力的,而且能夠人盡其才,就說文坤,出任淮安府同知之後,幾乎就做了知府應該做的所有事情,否則以淮安知府吳偉業的認識,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好的。(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