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勳睿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炮兵營的成立了。
炮兵被稱之為戰爭之神,在戰鬥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將大明的神機營當作炮兵,其實這是不準確的,真正的炮兵營,是誕生在西方的,最早出現的真正的炮兵營,是在一百年多年之後的法國,炮兵在野戰和攻城拔寨的戰鬥之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也讓這個兵種出現之後,迅速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
熟知歷史的鄭勳睿,非常清楚炮兵營的重要性。
大明的神機營,其中包括炮兵和火槍營等等,絕非專門的炮兵,而且炮兵在戰鬥之中,也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主要的作用。
鄭勳睿所要籌建的炮兵,就是幾百年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炮兵。
這需要從建制、後勤等等方面統籌考慮,當然神機營也是存在的,但已經是單純意義的步槍營,與炮兵營完全分離了。
鄭勳睿計劃在鄭家軍之中成立兩個炮兵營,隸屬於總兵直接指揮,與親兵營、騎兵營、斥候營、步兵營、神機營、執法營等等並列,而且炮兵營的地位更加的特殊。
人數方面,暫時計劃是四千人,每個炮兵營兩千人,鄭凱濤已經是計劃之中的炮兵營的負責人之一,另外一個炮兵營的指揮官,鄭勳睿也有了人選。
炮兵營重點在於機動,特別是野外作戰的時候,若是不能夠很好的機動,其作用就會大打折扣,當然目前的情況之下,鄭勳睿暫時不用擔心遭遇對方火炮的攻擊,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哪一門的火炮有淮安火器局研究出來的火炮厲害,不過火炮的機動是非常關鍵的,這能夠保證在戰鬥的時候,迅速的部署。
火炮的運送,目前還只能夠依靠騾馬。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就導致炮兵營需要大量的馬車和騾馬,其消耗遠遠超過了騎兵營。
可這一切都是必須的。
至於說神機營,按照鄭勳睿的計劃,準備成立專門的五個神機營。每個神機營兩千人,合計一萬人,由副總兵洪欣貴統領五個騎兵營。
神機營主要訓練的方式,與騎兵營等等不一樣,毛瑟槍是神機營每個將士最為主要的武器。神機營培養的目標,就是神槍手,至於說廝殺方面的能力,倒是可以稍微弱一些。
五天時間過去,鄭勳睿已經籌劃好一切。
進入到鄭家軍軍營的時候,鄭勳睿忍不住看了看整齊的營房,在他看來,很長時間過去,鄭家軍已經沒有參與過戰鬥了,這對於軍隊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情。不過這方面也不需要過於的擔心,等待鄭家軍的還有很多的戰鬥廝殺,而且這樣的戰鬥,很有可能會延續到世界各地。
跟隨鄭勳睿來到軍營的,只有徐望華。
文官不允許插手鄭家軍的事宜,這是鄭勳睿定下的規矩,與朝廷的規矩完全不一樣。
大明指揮作戰的將領,清一色的都是文官,就算是最為厲害的武官,在大型戰鬥之中。也要聽從文官的指揮,這種指揮軍隊的方式,一直持續到大明滅亡。
這樣的方式,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個年代,武將絕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好多作戰勇猛的武將,都是大字不識的文盲,讓這樣的將領指揮大型的戰鬥,的確存在問題。每一次的戰鬥,都是戰略與戰術的結合,任何一方面出現偏差,最終的結局都是不行的。
很少有人注意到戰略的問題,其中戰略的問題才是致命的問題,一旦整體的戰略出現問題,不管軍隊如何的驍勇,也不管取得多少的勝利,最終的結局基本都是失敗。
大字不識的武將,在戰術的運用方面,表現很是傑出,平日裡的經驗讓他們在具體作戰的時候,能夠準確的做出判斷,但是在戰略的部署方面,這些武將就束手無策了。
隨著軍隊的發展,後來出現的參謀部,其實就是專門進行戰略和戰術部署的。
鄭勳睿很清楚這裡面的道理,幸好他是穿越人士,在鄭家軍每一次的戰鬥之中,都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帶領鄭家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可以說每一次的戰鬥廝殺,鄭勳睿都是殫精竭慮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鄭勳睿也曾經考慮,讓一些文官進入到軍隊之中,但他經過了多方的考證,難以發現這方面的人才,要麼就是洪承疇、盧象升這樣的人才,已經成為朝廷大員,不可能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了,要麼就是迂腐的讀書人,難以培養城鄭家軍的棟樑之材。
鄭勳睿曾經很看好史可法,可惜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行,史可法骨子裡面優柔寡斷,遇到重大事情難以做出決斷,這樣的文官進入到軍隊之中肯定是不行的。
鄭勳睿承認自身的要求太高,不過他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