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不同意,前不久熊大人曾經有奏摺,稟報了河南的局勢,這才多長的時間,難道局勢就如此惡化了,下官真的不明白了,流寇難道是三頭六臂。”
開口說話的是錢士升。
張至發有些驚愕,看著錢士升,他的話尚未說完。
其餘人同樣驚愕,但沒有人開口說話,就連張鳳翼都沒有開口。
錢士升沒有管那麼多,繼續開口了。
“流寇的事宜,朝會多次商議,早就有定論,這才多長的時間,就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出去誰會相信,難不成之前是河南等地糊弄朝廷嗎,故意掩蓋事實,下官相信不會有這等的事情發生的,河南位置很是關鍵,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下官的建議是,朝廷派遣御史到河南專門去調查,若是情況屬實,一方面朝廷可以考慮調遣大軍進入河南剿滅流寇,另外一方面也要嚴懲河南等地的官吏,隱瞞實情不報,導致河南出現危局。。。”
錢士升的話尚未說完,楊嗣昌的神色就暗淡下去了,他清楚錢士升說的是很有道理的,肯定會得到內閣的贊同,此次參加內閣議事,楊嗣昌已經發現了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張至髮根本沒有威信,以前溫體仁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錢士升絕不敢在溫體仁話沒有說完的時候插嘴,由此可見張至發的能力的確一般。
錢士升說完之後,侯詢馬上開口表示支援,接著黃士俊、孔貞遠與賀逢聖等人都開口了,表示支援錢士升的建議。
張鳳翼眉頭微皺,看了看楊嗣昌,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事已至此,張至發再次開口,對於錢士升提出的建議表示支援。
內閣還要商議其他的事情,楊嗣昌自覺的告辭。
楊嗣昌沒有回到兵部,而是徑直到官驛。
熊文燦正在官驛苦苦等候,今日內閣商議剿滅流寇的事宜,熊文燦也是知道的。
看到楊嗣昌的臉色,熊文燦首先開口了。
“楊大人不用多說,下官已經知道結局了。”
“熊大人,尚未到最後一步,朝廷馬上會派出御史,到河南實地調查,若是情況屬實,朝廷一定會做出相應決定的。”
“大人已經盡力,下官知曉,感謝大人的努力,這派遣御史的事宜,下官沒有什麼信心,朝中如此的局勢,御史就算是到了河南,豈會亂說,再說這調查哪裡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下官只能夠忍受一切,下官好不容易回到京城,明日就回到家中去,和家人團聚,後日就離開京城,回到開封府去了,不過下官也有一事要說,五省總督府設立在湖廣,下官可能不久就要離開河南,到湖廣去了。”
楊嗣昌嘆了一口氣,他不可能對熊文燦提出太多要求了,總不能讓人家守在河南的開封府等死。
楊嗣昌準備離開官驛的時候,熊文燦送到門外,突然低聲開口了。
“楊大人,有句話下官思索了很久,還是忍不住要說的,大人如今在朝廷裡面,地位很是尷尬,雖說是負責兵部事宜,雖說得到了皇上的器重,卻不一定能夠完全做主,此等的情形可不能夠長期的維持,原五省總督盧大人的事宜,下官也知道一些緣由的,下官不希望大人走上一條神秘莫測的道路,下官出任五省總督,在下面尚可以周旋,山高皇帝遠,很多事情下官自行可以做主,大人就不一樣了,沒有圜轉的餘地。”
楊嗣昌看著熊文燦,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熊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熊大人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要多多小心,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自行想一些辦法的,盧大人的教訓就在眼前,想必熊大人明白其中奧妙的。”
楊嗣昌離開之後,熊文燦長長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
“楊大人,你若是不能夠儘快進入內閣,怕是這兵部尚書就要當到頭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