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 (1 / 2)

鄭勳睿做出調整賦稅結構的決策,這是無法同任何人商議的,因為商議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會反對,因為調整賦稅結構,直接影響的是士大夫階層的利益,要知道支撐朝廷的就是士大夫階層,他們掌握權力,制定政策,你要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會瘋狂的反撲。

領袖因為站立的層次不一樣,所以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只能夠獨自拍板。

鄭勳睿很清楚,目前的賦稅結構不調整,那麼任何的事情都無法很好的辦理。

就從鄭家軍的崛起來看,雖說前期因為征伐等等,繳獲了大量的錢財,得以讓鄭家軍大幅度的發展,但真正能夠支撐鄭家軍平穩發展的,還是與蒙古部落的互市,這其實是一種賺錢的手段,故而鄭勳睿出任漕運總督,依舊留下五千將士駐守在西安等地,目的就是保護與蒙古部落的互市,從中賺取錢財。

可隨著鄭家軍的逐步壯大,這樣的開銷顯然是不能夠滿足的,特別是火器局開始研發火器和火炮之後,開銷大幅度的增加,若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幾乎是無法維繫的。

繼續的盤剝百姓,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是自取滅亡。

官府的正常運轉,那就更不用說了,官吏的俸祿低得可憐,若不依靠火耗的收入,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可火耗全部是百姓承擔的,這等於是加重百姓的負擔,最終百姓有無法承受的時候,北方的大亂就是很好的例子。

朝廷也因為賦稅的枯竭,戰爭的頻發,疲於奔命,拿不出來銀子解決民生的問題,試想大明溝渠河道十餘年沒有維修,就算是正常的年份,那都是無法想象的,更何況連續的天災。讓老百姓基本沒有了活路。

想要解決這一切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賦稅結構,讓商貿賦稅佔據財政收入的大部分,而且官府還要貫徹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理念。將徵收到的商貿賦稅,合理的支配,其中必須有用於民生的部分。

淮北各地能夠大規模的救濟百姓,其實是依靠當初剿滅漕幫之後,所得到的收入。這些錢財本可以支撐很長的時間,讓鄭勳睿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可是諸多事情的出現,讓鄭勳睿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他若是不及早的動手,怕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遇見的困難會愈發大了。

一旦賦稅結構的調整取得成功,鄭勳睿接下來就要給朝廷上奏摺,在淮北開海禁。

鄭芝龍盤踞在福建一帶,依靠著強大的船隊。控制了海上的運輸,每年從中獲取的收入達到了千萬兩白銀以上,早就超過了朝廷全年能夠得到的實際賦稅的收入,可以說鄭芝龍透過控制海上的運輸道路,富可敵國。

鄭勳睿豈會忘記這一塊,一旦能夠騰出手來,他肯定要插手海上貿易的事情,已經歸總督府直接管轄的蓬萊水師,正在逐漸壯大起來,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蓬萊水師將成為海上的巨無霸,到了那個時候,鄭芝龍就沒有說不的機會了。

從這些方面來說,鄭勳睿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但做好這些事情。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那就是必須有得力的人去做,必須在大範圍內獲得支援,特別是鄭勳睿所依靠和信賴的官吏,必須要支援。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調整賦稅結構,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事宜。關乎到鄭勳睿未來的發展,朝廷是不是支援,鄭勳睿無所謂,他也沒有打算讓朝廷真正的支援,但總督府、淮北府州縣的官吏,是必須要支援的,不僅僅是支援,很多時候還要參與其中。

譬如說洪門懲治那些不願意繳納賦稅的商賈的時候,這些商賈到府州縣衙門甚至是總督府去告狀,那是肯定不能夠得到支援的,不僅得不到支援,府州縣以及總督府的官吏,還要毫不留情的予以訓斥,只有做到上下一心了,商賈才會乖乖的服從。

商賈之厲害和精明,自古皆然,他們會找尋一切可以突破的地方,巧妙的加以利用,以從中獲取到最大的好處,一旦淮北府州縣衙門和總督府在調整賦稅的事情上面,都出現不同的聲音了,可想而知商賈和士大夫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史可法、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進入到東林書屋。

鄭勳睿沒有囉嗦,簡明扼要的解釋了調整賦稅的思路。

史可法等人聽的目瞪口呆,等到鄭勳睿說完之後,史可法禁不住開口了。

“大人,朝廷一再強調藏富於民,不可與民爭利,至於說有功名之讀書人,不承擔賦稅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淮北要是調整賦稅結構,豈不是會遭遇朝廷的責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