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勳睿內心嘆氣,楊廷樞也是讀書人出身,其家族就是世受皇恩的,忠君的思想根深蒂固,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自己也不能夠過於著急,不能夠過早的攤牌。
喝下一杯酒之後,鄭勳睿轉移了話題。
“淮鬥兄,此次你出任南京戶部尚書,處境的確不是很好,不過我建議你不必考慮那麼多,你可能與劉大人、王大人之間發生衝突,最大的可能性就在錢糧方面,南京戶部掌管的錢糧還是不少的,可謂是富足,如何使用這些錢財,劉大人肯定有不同的意見,這方面你稍微放手,相信你和劉大人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衝突了。”
“清揚,我明白你的意思,要是我什麼都不管,與劉大人、王大人肯定能夠處理好關係,這本來就算是示弱了,他們當然高興。”
“淮鬥兄,理解不要過於的偏激,不是說不管,在原則性的問題上面,不能夠做出任何的讓步,可在一些小的枝節方面,大可不必那麼計較。”
楊廷樞稍稍思考了一下,微微點頭。
“我知道了,做到這一點沒有多大的問題。”
“嗯,你能夠有這樣的心態,就能夠儘量避免發生衝突,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必須牢牢掌控,不管劉大人是什麼意見,都不能夠退縮。”
“我知道,你是說兵器局吧。”
“不錯,我所指的牢牢掌控,要達到水潑不進、針扎不進的程度,兵器局的事情,必須是你獨自掌控,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夠插手,更不能夠安排人手。”
楊廷樞頓了一下,同樣是神情嚴肅的開口了。
“清揚,需要我做什麼,或者說你是怎麼想的。”
“很簡單,我準備在兵器局研製火器,而且我的考慮,將兵器局搬遷到淮安來,在這裡研製火器,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你對兵器局有著絕對的掌控。”
鄭勳睿說到這裡的時候,楊廷樞的神情反倒是輕鬆一些了。
“這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估計劉大人和王大人都是巴不得的,我已經瞭解過,南京的兵器局,因為缺乏銀子,幾乎就沒有做什麼事情,戶部也捨不得投入銀子,兵器局無事可做,處於停滯的狀態,若是將兵器局搬遷到淮安來,劉大人會更加高興,那樣他就不用投入一錢銀子了,就算是我想著投入銀子到兵器局,難度也是很大的。”
“銀子的事情,不需要過多的操心,我來想辦法,只要能夠將兵器局搬遷到淮安來,後面的事情我來做。”
鄭勳睿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之後,鄭勳睿臉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清揚,你的話語我明白了,看來我這個南京的戶部尚書,恐怕什麼事情都管不了,這樣也好,能夠回到家鄉去,總是好事情,學學原來的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大人,也是很好的,學習書法,多多看書,增強學識。”
“韜光養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情,淮鬥兄,你我都年輕,不用那麼著急的,或許不需要多長的時間,你就可能承當更加重要的職責了。”
楊廷樞在淮安逗留了兩天的時間,可能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奧妙,也就沒有多大的顧慮了,其中有一天的時間,楊廷樞甚至在漕運總督府呆了一會。
鄭勳睿一直都在陪著楊廷樞,同樣沒有什麼忌諱。
應該說這次的交談,與以前的交談有著很大的不同,從這一刻開始,鄭勳睿和楊廷樞兩人已經聯合到一起了,為了共同的目標開始奮鬥,以往他們之間雖然是親密無間,但所做的事情很少有交集的,當年楊廷樞出任延安府知府,不過是小範圍的聯合,那個時候鄭勳睿的力量還是很小的,可現在不一樣了,鄭勳睿的實力已經不一般,甚至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高度重視了,到了這個時候,楊廷樞選擇幫助鄭勳睿,而且無所畏懼,那是不簡單的。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楊廷樞的轉變是很大的,能夠義無反顧的做出選擇,不迴避不逃避,這讓鄭勳睿看到了希望。
鄭勳睿不著急,很多事情都要慢慢來,欲速則不達,楊廷樞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和選擇,接下來關鍵的地方,是兩人聯合起來做事情,要知道火器的研製,關係到鄭家軍未來的發展,這是最大的事情。(未完待續。xh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