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正月初一。
登上三桅帆船的時候,鄭勳睿的心是澎湃的。
冬季行船,波瀾不驚,速度不可能很快,蓬萊水師的三百七十艘大大小小的戰船,這次是全部出動。
出發之前,丁寶坤率領諸多的水師將士,專門祭拜海神,祈求海神保佑,這是水師的習慣,鄭勳睿沒有干涉,但他也沒有擊敗海神,作為一名穿越者,鄭勳睿是無神論者,認為一切的成功都是要依靠自身的,期盼老天保佑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三百七十艘戰船全部都是滿滿當當的,所有的火器都撤下來了,僅僅保留了火炮。
王小二已經根據段宗奎的描述,繪製出來了雙島、旅順口、金州、復州等地的地形,以及後金韃子駐軍的情況,包括城池的情況等等。
段宗奎也跟隨大軍一起出發了。
當然段宗奎跟隨出發,不僅僅是保密的原因,還有戰術上面的需要。
按照丁寶坤的預計,戰船全部抵達雙島,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畢竟海上風平浪靜,三桅戰船和大福船的速度不可能那麼快。
掌握了雙島和旅順等地的情況,鄭勳睿也不是那麼著急了,海上的兩天時間,正好讓鄭家軍所有將士適應一下,戰船上面的戰馬,也需要調整的時間,人有暈船的可能,戰馬也是一樣的,海上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情況會好很多的。
鄭錦宏、王允成、丁寶坤和王小二等人,跟隨鄭勳睿在三桅戰船上面,另外的兩艘三桅戰船,分別是楊賀與劉澤清指揮。
浩浩蕩蕩的戰船編隊,從蓬萊城出發的時候,還是引發了登州百姓的好奇,他們很久沒有看見水師出動了,這次是傾巢出動,不知道有什麼事情。
蓬萊城僅僅留下了一千鄭家軍將士。還有三百多的蓬萊水師的軍士,基本都是年紀大的軍士,遊擊將軍鄭凱濤負責指揮,儘管萬般不情願。可鄭凱濤必須服從命令,畢竟蓬萊城需要軍士駐守。
出征的將士總人數為兩萬五千五百人,包括一千五百蓬萊水師軍士。
戰船編隊出發之後,鄭勳睿一直手持單筒望遠鏡,看著海面上的情況。
一天的時間過去。三桅戰船上面,幾乎沒有誰暈船的,畢竟是巨型的戰船,搖晃的程度小很多,在甲板上面幾乎感覺不到。
小型戰船上面,以蓬萊水師的軍士為主,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海上航行的日子。
天黑的時候,戰船編隊航行了三十餘海里,已經接近老鐵山水道了。
丁寶坤的意見,天黑以後。戰船編隊需要歇息,天黑之後,航線難以把握,弄得不好戰船編隊走錯了方向,那就要耽誤很多時間了,同時戰船編隊需要警戒,預防有船隻前往雙島和旅順口去報信,畢竟戰船編隊經過了長島、小竹島、大竹島和皇城島等島嶼,誰知道這些島嶼上面,是不是有後金的探子。發現情況不對,前去報信。
鄭勳睿有些無奈,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畢竟海上的航行。不必陸地上的行軍,航線是至關重要的,若是偏離了航線,怕是要前功盡棄。
一夜時間過去,天微微亮的時候,戰船編隊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