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情報,相隔的時間不過兩天。
看著王小二繪製的地圖,上面標註了張獻忠和李自成所在地,鄭勳睿的神經變得高度緊張,在他看來,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火拼,遲早都是會發生的,既然王小二偵查到了張獻忠和李自成所在的地方,那麼鄭家軍就要做好一切的準備。
思索良久之後,鄭勳睿做出了決定,鄭家軍單獨承擔這次的圍剿任務,不要白桿兵參與,這主要是從保密的角度出發,白桿兵都是當地人,一旦得知作戰任務之後,免不了和家人說起,誰知道訊息會不會在這個過程之中洩漏出去,若是作戰的訊息洩漏出去了,那王小二等人做出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張獻忠和李自成得知訊息之後,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轉移,大山之中,隨便轉移地方,都是難以發現的。
部署作戰任務的會議,在軍營召開。
參加這次商議的,只有徐望華和鄭家軍參將以上的軍官。
王小二繪製的地圖,所有人都看過了,有關流寇下一步會朝著什麼方向而去的爭論,很是激烈,應該說主要意見還是集中認為,流寇朝著梁山方向移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那就是從梁山進入到大竹和渠縣一帶,可參將王允成的認為是不一樣的,他堅持說流寇下一步很有可能朝著忠州方向移動。
秦良玉駐紮在石柱,距離忠州只有五十里地,因為白桿兵的發展,忠州也成為了白桿兵的大本營之一,按說流寇是不敢朝著忠州方向而去的,所以王允成的意見沒有得到重視。
王允成曾經是四川參將,因為反對四川總兵鄧玘剋扣軍餉虐待軍士的事宜譁變,要不是鄭勳睿保下來,怕是早就被關進大牢了,王允成是世襲軍戶出身,沒有什麼文化,所以在說流寇可能朝著忠州方向轉移的時候,無法說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聽著眾人的爭論,看著滿臉通紅的王允成,鄭勳睿陷入到沉思之中。
就連徐望華都認為,流寇在遭遇到危險之後,會朝著梁山方向轉移,按說鄭勳睿不應該猶豫了,需要馬上做出決定了。
可鄭勳睿總覺得不對勁,他隱隱認為王允成的意見是正確的。
所有目光都集中過來的時候,鄭勳睿下定了決心。
“鄭家軍騎兵一營和二營,守候在萬縣到忠縣的武寧,就在這裡等候流寇,一營和二營由參將王允成指揮,楊賀率領騎兵三營,進駐梁山與萬縣交界的地方,若是流寇從這裡撤離,那就逼迫流寇撤回去。”
眾人異常吃驚,鄭家軍騎兵營一營和二營,是戰鬥力最為強悍的,當年洪家堡八百青壯,留在一營和二營的人數是最多的,鄭勳睿將最為精銳的騎兵部署在武寧,無疑是支援了王允成的意見。
看著眾人疑惑的神情,鄭勳睿再次開口了。
“我雖然不能夠完全肯定流寇朝著忠州方向撤退,但我有直覺,流寇一定會朝著忠州方向撤離,諸位要知道,流寇熟悉夔州地形,就算是撤離,也不是逃離,他們必定要考慮到下一步朝著什麼方向而去,朝著西面走,沒有出路,在鄭家軍的追擊下,他們只能夠進入到烏斯藏都司,那裡惡劣的環境是流寇無法承受的,他們必然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鄭勳睿的手已經指向了地圖。
“流寇下一步發展的方向,應該是貴州或者雲南,他們絕不會進入到陝西,也不會再次進入湖廣,他們很清楚,一旦進入到陝西或者湖廣,他們將遭遇到四面楚歌的局面,一旦被包圍了,那就沒有任何的活路了。”
“諸位的理解不錯,秦夫人和白桿兵駐紮在石柱和忠州,可白桿兵抽調了一部分的兵力,駐紮在大竹一帶,他們的防禦力量不是很強,張獻忠和李自成可不是普通人,為了下一步的生存,他們一定會冒險,朝著忠州的方向撤離。”
“一旦他們突破了白桿兵的防禦陣地,就可以進入播州宣慰司,那裡的兵力是很弱的,流寇可以憑藉著自身的強悍,輕易進入雲南或者貴州。”
“所以說,不管李自成和張獻忠是不是發生火拼,他們的目標肯定是雲南或者貴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