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二百四十章 慘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章 慘烈 (1 / 2)

曹文詔麾下只有三千關寧鐵騎,若是按照洪承疇的安排,分兵駐守鄧州和新野,那是不大可能的,這樣兵力就顯得更少了,所以他只能夠駐守一個地方,要麼選擇鄧州,要麼選擇新野,快馬加鞭行軍的過程之中,曹文詔做出了決定,大軍駐紮在鄧州,派遣少量的斥候,到新野去偵查,做出這個判斷,也是因為官道穿過鄧州,直達湖廣的襄陽府城,或者是光化縣,而從新野到襄陽,沒有官道,道路不是很好走。

六月初七,曹文詔麾下三千將士抵達鄧州。

南陽府城被流寇攻陷的訊息傳來之後,曹文詔非常吃驚,這在他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依照流寇的戰鬥力,怎麼可能攻下南陽府城,不過訊息是千真萬確的,這個時候,曹文詔想到了鄭勳睿擔心的事情,可這種擔心也就是一閃而過,畢竟在山西境內的時候,曹文詔率領大軍,打的流寇落花流水,只有逃命的份,所以曹文詔骨子裡對流寇是輕視的。

關寧鐵騎是大明最為強悍的軍隊,可以和後金韃子面對面廝殺的,用來對付流寇,已經有些降低身份了,也正是因為有這份自信,曹文詔才會以區區三千將士,對抗十餘萬的流寇。

流寇攻陷了南陽府城,這讓曹文詔更加肯定流寇會從鄧州逃竄的。

斥候早就派遣出去了,一路偵查南陽府城方向的動靜,一路偵查新野方向的動靜。

六月初八,派遣到南陽府城方向的斥候帶回來了訊息,流寇的大隊人馬已經朝著鄧州方向而來,行軍的速度是很快的。

曹文詔迅速開始做準備,他不可能駐紮在鄧州城內,那樣就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流寇大搖大擺的從官道進入湖廣境內,如此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就只能夠跟在流寇的後面追擊了,這種追擊戰,不是大軍擅長的,相反流寇逃竄的速度很快。

曹文詔必須在鄧州一帶阻止流寇的撤離,等待洪承疇率領大軍前來。

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攻陷南陽府城之後,獲得了最為機密的情報,那就是官軍將在鄧州和新野設伏,阻止義軍撤離,隨後官軍將從背後壓過來,包圍義軍,最終剿滅義軍。

三人在南陽府城分析了局勢。

老回回建議從鄧州撤離,義軍撤離的速度要快,不能夠在南陽府城做過多的停留,義軍尚有十餘萬人,若是選擇從新野方向撤離,道路不好,反而會影響到撤離的速度,給後面追擊的官軍留下機會,至於說官軍在鄧州和新野設伏,那沒有多大的了不起,官軍設伏的軍士不可能很多,最多也就是精銳的騎兵,這是不可能阻止義軍大軍撤離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完全贊同,作戰部署很快被確定下來。

為了能夠加快行軍速度,絕大部分糧草都是分開攜帶的,很少一部分集中到一起。

六月初七,寅時,義軍出發了,攻陷南陽府城之後,他們僅僅停留了兩天時間,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也出乎了洪承疇的判斷。

義軍行軍的速度非常快,六月初八的申時,大軍已經進入到鄧州境內。

老回回早就派遣斥候,沿路偵查了,經歷了多次的戰鬥,他們早就知道斥候偵查的重要,官道上沒有發現大量的官軍,這讓老回回等人放心不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可以斷定,阻擊的官軍人數不會太多,肯定是集中在鄧州的某個地方,少量的官軍,無法阻擊義軍。

天黑之後,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三人再次商議,夜間不要趕路,免得被官軍伏擊,義軍大隊人馬被衝散了,諸多的軍士經過了兩日的急行軍,很是疲憊,休息一晚的時間,可以補充體力,來日與阻擊的官軍廝殺。

老回回提議自己麾下的軍士,走在最前面,負責抵抗阻擊的官軍,李自成和張獻忠麾下的大軍,在廝殺的過程之中,撕開一條口子,大隊人馬迅速朝著襄陽的方向撤離。

老回回的這個建議,李自成和張獻忠基本同意,但是兩人也提出了異議,那就是看官軍人數到底有多少,若是人員很少,義軍可以採取進攻的方式,徹底打垮阻擊的官軍,如此也是給官軍沉重的打擊,同時義軍進入襄陽的時候,沒有多少的後顧之憂了。

三人合計之後,制定出來翌日的行軍作戰計劃。

曹文詔幾乎一夜未眠,流寇進入鄧州之後,他就得到了確切的訊息。

洪承疇的命令已經到了鄧州,接到命令之後曹文詔沒有耽誤時間,告訴來人,流寇從鄧州方向撤離,建議洪承疇大人不要理睬新野方向,率領大軍直插鄧州,對流寇實施合圍,大軍的速度越快越好。

以三千關寧鐵騎,如何真正的阻止流寇逃竄,這是需要開動腦筋認真思索的事情,曹文詔和流寇作戰多年,深知流寇的戰鬥力很是孱弱,一旦其精銳軍士被擊潰,其餘的軍士就喪失鬥志,只能夠跟著逃跑了,所以和流寇作戰,頗有些擒賊擒王的味道,不要顧及到絕大部分的流寇,重點進攻流寇的騎兵。

斥候不斷傳來訊息,得知流寇進入到鄧州境內,居然選擇了歇息一晚的決定,曹文詔很是鄙夷,如此關鍵的時刻,流寇居然選擇安營紮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