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二百二十四章 西安古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四章 西安古城 (2 / 2)

西安府城其實是處於表面的繁榮,內部的問題是很多的。

鄭勳睿到巡撫衙門十天時間了,暫時沒有任何的動作,這期間,府縣衙門的知府和知縣都專門來拜訪了,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也都來拜訪了,鄭勳睿客客氣氣與眾人見面聊天,沒有商談公務。

巡撫衙門和三司之間的關係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明初的時候,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負責一省的民政、司法和軍事,互相不統攝,直接對朝廷負責,各司其職,被稱之為三司,但是這種格局,延續的時間長了,很多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政令難以得到統一等等,後來皇帝派出京官出巡各省,被稱之為巡撫。

巡撫位在三司至上,可以直接節制三司。

巡撫本是臨時的設定,但到了德宗的時候,明確為定製。

也就是說,巡撫是一省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所以朝廷一般將巡撫稱呼為封疆大吏。

至於說三邊總督、五省總督、薊遼總督這些職務,是戰時才設定的,臨時統管多省的軍事事宜,有些時候也可以管理民生事宜,事情完畢之後,一般都是回京覆命。

從這個程度上面說,二十一歲的鄭勳睿,成為了陝西最高領導人。

這樣的安排,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很合適,鄭勳睿過於的年輕,在眾人看來,是缺乏署理政務的經驗的,治理延安府和延綏各地的時間不長,不可能有充足的經驗,偏偏陝西和其他的地方比較起來,更加的複雜。

以兵部左侍郎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的鄭勳睿,在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時候,突然被調整到陝西巡撫的位置上面,這本來就會引發眾人的好奇,要知道若是真正能夠剿滅流寇,那就不是一般的功勞了,年輕的鄭勳睿,可能會憑著此等的功勞,直接成為六部尚書,進入朝廷高層的,這將是轟動朝廷乃至於大明的事情,但出任陝西巡撫,那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來到西安,鄭勳睿是非常謹慎的。

其實在到達西安府城的第一天,鄭勳睿就派出了鄭家軍的斥候,深入到府城各處,以及西安周邊的地方去秘密調查,主要是瞭解西安府城目前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什麼問題是最需要馬上解決的,其次就是官府是不是存在問題,官吏是不是有壓榨百姓的事宜。

鄭勳睿的思路非常的清晰,想著一口氣解決陝西所有府州縣存在的問題,那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抓住重點,首先解決西安府城存在的問題,將巡撫衙門、三司治理好了,接下來才可能考慮解決其他地方的問題,解決問題必須有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派出斥候調查的同時,鄭勳睿和徐望華兩人幾乎每天都會商議,面對斥候偵查到的諸多情報,反覆的商議,看看用什麼辦法能夠解決的最好。

徐望華幕僚的身份已經明確,當初鄭勳睿想著為徐望華請功,但徐望華拒絕了,表示在鄭勳睿的身邊做幕僚,就是最好的安排。

徐望華這個幕僚,和一般的幕僚可不一樣,鄭錦宏、楊賀、洪欣濤、洪欣貴、洪欣瑜等鄭家軍的高階軍官,都知道徐望華不一般,平日裡就很是尊重,就連盧象升和劉澤清等人,也知道徐望華的身份不一般,見到之後都是抱拳行禮的。

和鄭勳睿相處的時間長了,徐望華也知道鄭勳睿是真正尊重自己的,這種尊重不是花架子,兩人之間也會因為某個問題產生爭論,甚至是互相慪氣,但最終兩人都服從一點,那就是誰說的是正確的,就按照誰的執行,徐望華和徐光啟相處的時間很長,對徐光啟是非常敬佩的,但在鄭勳睿身邊不到兩年的時間,有了更多的感觸,愈發感覺到徐光啟的識人能力是不一般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