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大會十三家七十二營義軍,轉瞬間變成了十家五十四營,從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一,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十萬義軍被鄭家軍剿滅,一時間,鄭屠夫的稱號在義軍之中廣為流傳,就連最為驕狂的八大王張獻忠,說到鄭勳睿的時候,臉上的顏色也變化了,他當然不會忘記壽州之戰,鄭家軍的驍勇和氣勢,讓他內心產生恐懼感。
近二十萬的義軍,終於在滎陽再次聚會,可這一次的聚會,沒有了上一次的聲勢,而且這次的聚會,前提不一樣了,義軍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們都知道,朝廷已經任命左都御史、延綏巡撫鄭勳睿為兵部左侍郎,全面負責圍剿事宜,眾人推舉的總首領羅汝才被鄭家軍斬殺,兩萬精銳的騎兵全部被殲滅,壽州之戰丟失了糧草和錢財,更加讓眾人恐懼的是,沒有及時趕赴滎陽的革裡眼賀一龍和左金王賀錦兩部,在一天的時間之內被剿滅,五萬大軍全軍覆沒,賀一龍和賀錦兩人被斬殺。
這說明鄭家軍的戰鬥力是令人恐懼的,而且鄭勳睿對義軍的行動,經過了認真的分析,每一次都能夠抓住關鍵,一旦發動進攻,讓義軍無法招架,只有拼命逃竄的份,其最大的改變,就是緊追不捨,根本不會如其他的官軍,對方逃竄之後就不理睬了。
闖王高迎祥、不沾泥張存孟、神一魁、紫金梁王自用、曹操羅汝才、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這些義軍的首領,全部都是被鄭勳睿斬殺,投降也沒有用,鄭勳睿根本不會饒恕,這說明鄭勳睿比五省總督洪承疇更加的殘忍。
滎陽州衙。
李自成、張獻忠、老回回三人坐在上首,其餘七名義軍首領坐在下首,主持這次會議的是老回回馬守應。
因為力量的空前壯大,也因為經歷了多次的廝殺,闖將李自成的名聲,在義軍之中已經處在最前列,只不過從資歷方面來說,還有欠缺,李自成崇禎三年才舉旗造反,加入到義軍的隊伍之中,和老回回等人比較起來,差了很多。
可惜義軍依靠實力說話。
羅汝才被斬殺之後,李自成麾下的軍士,已經開始稱呼其為闖王,這個稱呼,也得到了其他義軍首領的預設,而這種稱呼的出現,也預示著李自成即將成為流寇的下一個總首領。
這一切都要看老回回馬守應的態度。
老回回在義軍之中的地位不一般,崇禎四年義軍山西聚會的時候,老回回就是僅次於紫金梁王自用和闖王高迎祥的首領,那個時候李自成不過是高迎祥麾下的一名將軍,老回回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團結義軍各部首領,讓眾人形成合力,為了做到這一點,他不爭權奪利,忍辱負重,為的就是讓義軍形成合力,更好的應對官軍的圍剿。
正月初六的滎陽大會之前,不少義軍首領是想著舉薦老回回為總首領的,老回回也是名至實歸的,可惜這裡面出現了變故。
老回回沒有參與車箱峽之戰,他當時殺出一條血路,進入了四川,這就導致了羅汝才、張獻忠和李自成等人的結合,義軍幾支最為重要的力量結合,讓天平出現了傾斜,敏銳察覺到其中問題之後,老回回主動做出了讓步,擁護羅汝才成為義軍總首領。
羅汝才成為總首領,不過幾天時間,就被鄭家軍斬殺,義軍必須再次舉薦一名總首領,而且要明確下一步作戰的方案,否則面對強悍的鄭家軍,恐怕只有被剿滅的下場。
按照道理說,總首領非老回回莫屬,可惜在滎陽的這幾天時間,老回回發現了問題,李自成以闖王自居,明顯是想著成為義軍的總首領,其麾下還有近七萬的大軍,佔據義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實力是最為強悍的,老回回知道,自己若是成為了義軍總首領,無法團結李自成,最終就是導致義軍的分裂。
所以老回回下定了決心,舉薦李自成為義軍總首領,自己居中協調,為此他找到了張獻忠,私下裡交談,可惜交談的結果不好,張獻忠對李自成不服氣。
眼看著即將出現四分五裂的局勢,老回回心急如焚,找到了其他的義軍首領,反覆說明厲害關係,而且他與賀一龍、賀錦兩人的關係不錯,只要兩人率領部下回到滎陽,那麼舉薦李自成為義軍總首領的事情,就能夠順利透過了。
可惜賀一龍和賀錦兩人被鄭家軍斬殺,這個訊息,讓老回回痛心疾首,他隱隱感覺到,此次的滎陽聚會,怕是難以善終了。
州衙大堂的氣氛很是嚴肅,來回回咳嗽幾聲,首先開口了。
“正月初六的大會,對各營義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本來是做出了安排,可是鄭家軍的出現,打亂了計劃,半個月的時間,義軍損失十萬人馬,總首領羅汝才捐軀,賀一龍和賀錦也被官軍殘殺,所以今日的會議,必須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說到這裡,老回回看了看眾人,慢慢站起身來了。
“二十萬的義軍,必須有總首領,這樣才能夠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官軍,否則四分五裂,更是同意遭遇官軍的圍剿,我個人的意見,舉薦闖王李自成為義軍的總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