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十二月三十日,綏德州城外,五十里處,小山坳。
已經到了寅時,寒冬季節,氣候特別冷,不過今日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團圓吃飯,也就是年夜飯,故而從子時開始,就能夠聽到一些零星的鞭炮聲音,這樣的鞭炮聲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了,春節的時候再次出現,至少說明百姓的生活逐漸安穩下來。
小山坳四周沒有一絲的聲音出現,北風呼呼的吹過,讓人愈發感覺到寒冷。
不會有人想到,此地埋伏有七千多的軍士,更不會有人想到,官道經過的小山坳,將會發生一場震驚大明的慘烈廝殺。
鄭勳睿的表現很是冷靜,和前幾次的作戰一樣,他的臉色平靜,但眼睛裡面透出出來寒意,他身邊的楊賀、洪欣貴和洪欣瑜等人,儘管臉上沒有笑容,但沒有表現出來緊張。
緊張的人肯定是有的,中軍帳之內的楊廷樞、趙單羽和梁興力等人,明顯看得出來緊張,儘管他們遠離了戰場,楊廷樞不停的走來走去,總是靜不下來,趙單羽和梁興力兩人,也坐不住,不過他們在努力控制緊張的情緒。
最令人意外的是劉澤清,居然也感覺到緊張,臉色發白。
劉澤清無法不緊張,鄭錦宏率領的只有一千一百步卒,面對的是三千流寇的步卒,而且還要應對可能朝著出口方向突圍的流寇,壓力可想而知,難道說鄭勳睿如此的自信,僅僅安排一千一百步卒在這裡守候,按照他的理解,如此重要的戰鬥,應該是調遣一部分的榆林邊軍參與的,不過他也想到了,榆林邊軍的戰鬥力一般,而且此次戰鬥的訊息是嚴格保密的,若是調動榆林邊軍,訊息很快就會洩漏出去的。
寅時,斥候稟報,流寇三千前軍已經接近小山坳。
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這三千人是要放過去的,但不能夠讓他們有絲毫的警覺,免得貽誤戰機,損失了最佳的作戰計劃和部署。
寅時一刻,流寇前軍三千人進入到小山坳。
說話的聲音傳來,甚至能夠聽的很清楚,這是行軍的流寇在說話,也有命令聲和叱喝聲,要求加快行軍步伐的,三千流寇進入到小山坳之後嗎,沒有做過多的停留,行軍的速度反而加快了,這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很謹慎的,必須要儘早抵達綏德州城,儘早的展開進攻。
三千人尚未完全走出小山坳,流寇再次來稟報,中軍一萬兩千餘人,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半個時辰之內肯定抵達小山坳。
準備作戰的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寅時二刻,流寇的中軍開始進入到小山坳,首先進入的是三千多的步卒,接著是三千的騎兵,騎兵護衛著不少的糧草等物資,最後面的是六千步卒。
隊伍中間居然有好幾面的旗幟,旗幟都是起兵護衛的。
不用說,高迎祥肯定在三千騎兵之中。
隊伍打著無數的火把,將四周照的很亮,老遠就能夠看見這一條宏偉的火龍。
一萬二千餘人全部進入到小山坳,前面的步卒距離出口的地方已經不遠了。
響箭瞬間射出,一團團的箭雨朝著移動的火龍而去。
突如其來的箭雨,密密麻麻,瞬間讓火龍出現了震動。
慘叫聲出現了,不過隊伍沒有散,反而朝著起兵的方向迅速集中,一些火把落在了地上,應該是被響箭射中倒地的人遺落下來的。
四面八方射來的響箭,讓逐漸集中的流寇無處躲藏,更多的人中箭倒地了,更多的慘叫聲也出現了。
就在流寇準備開始防禦的時候,沉悶的馬蹄聲出現了。
鄭家軍六千騎兵全部出動。
鄭勳睿衝鋒在最前面,不過他的前後左右,都是強悍的親兵,洪欣瑜更是僅靠在旁邊。
略顯緊張的鄭凱華,這個時候更加的緊張,畢竟是第一次參與到如此殘酷的戰鬥之中。
流寇的隊伍迅速的散開,不過他們被無處不在的弓箭盯上了,這個時候射出的弓箭,準頭極強,隨著一陣陣的箭雨襲來,就有一批的流寇倒下,就連開始發射弓箭的流寇騎兵,也難以倖免,不少人慘叫著倒下了馬背。
流寇分成了兩個方向,前面的流寇朝著出口的方向開始衝鋒,後面的流寇朝著進口的方向撤離,他們需要儘快撤離小山坳,避免被圍困在小山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