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所有新科進士來到吏部,接下來就是授官儀式,授官儀式結束之後,歷時三年的科舉考試,所有的儀式全部都結束。
吏部授官的規矩是明確的,授官的儀式在乾清宮舉行,一般都是等到早朝結束之後,皇上根據禮部擬好的敕書,宣佈對新科進士授官,能夠被授官和進入到乾清宮的,只有一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狀元被授予翰林修撰,榜眼和探花被授予翰林編修,至於說其餘的二甲和三甲進士,純粹是陪太子讀書,跟著來到乾清宮,不能夠進入到宮殿之內,在外面等候,等到一甲頭三名進士被授官之後,跟著下跪行禮,叩謝皇上隆恩之後,就退出紫禁城了。
當然二甲進士授官也是很快的,多半被授予翰林庶吉士,時間最多推遲四到五日的時間,三甲的進士,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若是能夠很好的結交到恩師,也有可能成為翰林院庶吉士,或者是留在京城,進入六部、都察院等地方,成為八品的官員,關係不好的,多半都是外派,到地方去,那就要等候吏部授官,這個時間說不準,或許一個月左右。
鄭勳睿等人跟隨吏部官員來到乾清門,吏部官員通報守在外面的錦衣衛之後,帶著眾人走過了乾清門。
所有人都在乾清宮外面等候,此時早朝已經結束了。
一刻鐘之後,一名太監站到了宮門外面,大聲呼喊了。
“宣新科進士鄭勳睿、陳於泰、楊廷樞覲見。。。”
聽到聲音的鄭勳睿等三人,諸多進士的注視之下,連忙朝著乾清宮走去,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官員帶著他們,畢竟情況不一樣,應該是他們自己決定禮儀的時候了。
進入到乾清宮,三人尚未來得及看見坐在御輦之上的皇上,就只能夠老老實實的跪下了。
乾清宮之內,只剩下了內閣大臣。
“三位愛卿平身。”
皇上的聲音傳來的時候,最先起身的還是鄭勳睿,動作麻利,不過這個時候動作麻利,可不是什麼壞事情,表現出來了年輕活力和精幹,須知朝廷之中,年紀大的官員遍地都是,年輕的官員數量不多。
鄭勳睿等人剛剛起身,還沒有來得及做其他的動作,皇上的聲音再次響起。
“敕封鄭勳睿為翰林院修撰。”
“敕封陳於泰為翰林院編修。”
“敕封楊廷樞為翰林院編修。”
三人再次跪下謝恩,授官儀式就此結束,前後不到半刻鐘的時間。
儀式就是如此的簡單,沒有什麼奉天承運,更沒有什麼皇帝詔曰之類的,三句話解決了一切的問題,這是鄭勳睿希望看到的情況,說那麼多沒有用的廢話,實在沒有必要。
敕書很快到了三人的手上,這個敕書,也就是他們的官符了。
接下來三人就應該要離開乾清宮了,再之後就是到翰林院去報道上班了,翰林院位於東安門和東華門之間,距離紫禁城只有一街之隔,在皇城的範圍之內。
“鄭愛卿,朕上次詢問你的事情,可否記得。”
“臣記得,皇上詢問臣的婚事。”
“嗯,所謂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朕既然知曉你已經定下了婚事,就給你兩個月的假期,回去完婚之後,到翰林院當值,陳愛卿和楊愛卿,朕也給你們一個月的假期,讓你們回到家鄉去,你們離開家很長時間了,應該回去看看,免得家人惦記。”
鄭勳睿微微有些感動,想不到皇上想的如此的細緻,不過隱隱間,他覺得沒有這麼簡單,其實殿試結束之後,回到家鄉去就是所謂的衣錦還鄉,一般不需要皇上親自開口,吏部都會辦理好的,給與進士一定的假期,一般都是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旦假期結束,進士就算是賣給帝王家了,幾乎沒有時間回家,除非是被罷免了官職。
“臣叩謝皇上隆恩。。。”
三個人再次跪下,但這一次不需要三跪九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