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張榜單出來了,這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貢士,這些人當然也會引發眾人的關注,畢竟殿試的狀元、榜樣和探花,很大可能從中產生的,不過這張榜單上面,還是沒有鄭勳睿的名字。
楊廷樞的臉色再次變化了,剩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會試會元了,要知道鄭勳睿是應天府的小三元,南直隸鄉試的解元,若是會試成為會元,那就意味著拿到了五個第一,這是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了,更何況鄭勳睿只有十七歲的年紀,放眼大明歷史,尚未如此年輕就成為會試會元的考生。
鄭勳睿臉色如常,沒有多大的變化,可是內心是糾結的,他沒想過成為會試的會元,畢竟這樣的冒險性太大了,會試能夠中榜就不錯了,可是已經出來的三百九十九個名單裡面,沒有他的名字,目前僅僅剩下一個名字了。
若是這個名字也不是他,那麼回到江寧縣去之後,他就只能夠走另外的一條道路了,想著三年之後的會試再來考試,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可能等待那麼長的時間了。
張溥、吳偉業、楊彝、吳昌時和陳子龍等人,看向了這邊,他們也在猜測,想著知道此次會試的會元究竟是誰。
鄭錦宏精力了好幾次發榜的考驗,已經變得老練很多了,看上去不是特別的著急。
最後一張榜單,終於姍姍來遲。
“捷報鄭老爺鄭諱勳睿高中崇禎四年會試第一名會元,恭喜鄭老爺。。。”
鄭勳睿慢慢朝著榜棚走去的時候,四周瞬間安靜下來,沒有人想到,這一次會試的會元如此的年輕,看樣子尚不到弱冠之年,很快有人低聲議論,接著更大的議論聲出現了,原來眼前的這位會元,是應天府小三元,南直隸鄉試解元,若是殿試能夠拿到狀元,那就是**和小三元全部都拿到手了。
鄭勳睿仔細看了看,榜單上面的三個字沒有錯,的確是他的名字。
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了唱榜人。
唱榜人看著鄭勳睿,也驚呆了,沒有想到會元郎如此的年輕。
跟在鄭勳睿身邊的鄭錦宏、洪欣濤、洪欣貴和洪欣瑜等人,看樣子比鄭勳睿更加的高興,他們臉上的笑容完全可以用舒心和預料之中來形容,至於說楊廷樞,臉上表露出來的震驚,一向都很有文采的他,不一定服氣張溥等人,可面對鄭勳睿,他是心服口服,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鄭勳睿都是超過他的,而且人家比他的年紀還要小。
詹事府。
文震孟、文震亨和姚希孟坐在一起,他們同樣在等候會試的發榜情況。
文曼珊和鄭勳睿之間的婚事,最終被戚氏拍板確定下來,這令姚希孟很是不爽,他對鄭勳睿的印象不好,而且在這之前,他與張溥等人有過接觸,也知道一些細節,儘管不能夠說完全是東林黨人,但對於大本營在南直隸的東林書院,姚希孟是有著好感的,張溥創辦的復社和應社,也是得到姚希孟讚譽的。
應該說鄭勳睿和文曼珊之間的婚事,基本確定下來了,變動幾乎不可能出現。
鄭勳睿來到京城之後,分別給文震孟和文震亨寫信了,文震亨很快回信,但文震孟卻沒有任何的表示,這讓文震亨很是不高興,可又不好說什麼。
從辰時到午時,不斷有人傳話,詹事府的官員,幾乎都是學問很深的讀書人,他們也是關心會試情況的。
鄭勳睿的名字一直都沒有出現,當張溥高中第一百四十七名貢生士、吳偉業高中第二十七名貢士的訊息傳來,姚希孟終於開口說話了。
“我當初的意思,就說張溥和吳偉業是不錯的,如今看來還真的是不錯啊。。。”
文震亨冷冷的看了一眼姚希孟,他很清楚,這一次若不是嫂子戚氏出面,文府就真的出現**煩了,侄子文謙康已經是做好離家的準備,侄媳蔣氏也無法支撐,也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戚氏出面支援了文謙康。
讓文震亨痛心的是,文震孟的信函最終都沒有寄出去,當戚氏的信函寄來之後,文震孟偷偷隱藏了訊息,若不是文謙康給他寫信了,還還被矇在鼓裡。
文震孟的這種態度,肯定會影響到將來的婚事,毫無疑問也會直接得罪鄭福貴和鄭勳睿,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旦鄭勳睿知道這裡面的緣故,不可能對文震孟有什麼好感。
至於說姚希孟所看好的張溥和吳偉業,文震亨覺得也不錯,可是從年齡上面來說,兩人和文曼珊是不行的,一則是兩人早就有了婚配,二則年齡懸殊太大,張溥和文曼珊懸殊十多歲,吳偉業和文曼珊也接近十歲的年齡差,這不合適,再說此次吳偉業來到京城參加會試,居然帶著青樓的女子,這在京城之中成為了一大笑談,就這樣的人,姚希孟還覺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