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八十九章 心病難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心病難醫 (1 / 2)

文謙康面色蒼白,呆若木雞,坐在堂屋,蔣氏坐在另外一邊,偷偷抹著眼淚。

父親文震孟來信了,要退掉這樁婚事,而且還在信中斥責了文謙康,換做以前,出現這樣的情況,文謙康會選擇忍讓,這麼多年以來,他已經習慣了,父親和堂哥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就連蘇州的讀書人都是知道的,可他想不到的是,婚姻大事也可以由堂哥做主了。

叔父文震亨這次毫不猶豫的支援了他,等於是眼裡斥責了姚希孟,要求姚希孟自重,從年齡上面來說,姚希孟比文震亨大,按說文震亨是不該那麼說的,可能也是看不下去了,或者說是過於的氣憤了。可惜文震亨的憤怒,換來的還是如此的結局。

文震亨寫的信,文謙康是知道的,裡面詳細解釋了原因,按說父親看到這份信函,應該是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可是文謙康收到的來信,依舊是支援姚希孟的意見。

文謙康沒有做官,多年來都是料理家中的事情,作為嫡長子任勞任怨維持這個家,在他的記憶裡面,幾乎沒有感受到什麼父愛,父親留給他的除開嚴厲,就是來去匆匆,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文謙康更加能夠感受到事態的炎涼,懂得如何為人處事。

文謙康與鄭富貴談得來,對鄭勳睿的印象也很是不錯,覺得這個年輕人張弛有度,儘管只有十六歲的年紀,可是舉手投足都表現出來了成熟,絕無年輕人的張狂,對待長輩也是彬彬有禮,但又不是那種愚孝,就從對待姚希孟的態度,他就看出來了。

憑著文謙康的生活閱歷,他認定鄭勳睿這樣的年輕人,將來是大有作為的,恐怕文家今後的依靠,就在這個鄭勳睿的身上,所以從內心來說,他對這樁婚事百分之百滿意。

家族之中的事情,一句兩句話說不清楚,可一直遭受壓抑的文謙康,知道其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因為父親讀書太多的緣故,好像不是很接地氣,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感覺,對於人情世故不是很看重,也不在乎日常的柴米油鹽,這一點與堂哥正好合拍。

文謙康也算是讀書人,可總是融不進蘇州讀書人中間,他覺得蘇州的絕大部分讀書人,都有著這種不好的趨勢,好像讀書厲害了,就什麼都厲害了,什麼都不在乎了,只要能夠保持讀書人的傲氣,其餘的都是小事情,不拘小節也無所謂,很多的讀書人其實並不關心家裡的事情,到酒樓和青樓非常的頻繁,就說父親賞識的張溥等人,每到南京之後,必定去秦淮河,而且回來還吹噓在秦淮河的風采,這在尋常百姓看來,是難以理解的。

這怕也是讀書人與尋常百姓之間的區別吧。

不過見到鄭勳睿的時候,文謙康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從鄭勳睿身上感受到的,就是實在,這可能與鄭富貴有一定的關係,文謙康認為,這才是真正過日子的人,而不是那些整日將家國天下放在嘴上的讀書人,達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

可惜他的認識和決定,拗不過父親的一封信函,熬不過堂哥的決定。

“娘子,都是我無能,這家裡的事情,我不能夠做主,這麼多年以來,也委屈你了。”

蔣氏擦去了眼淚,頗為平靜的開口了。

“相公,奴家不會怪你,只是這樣的事情,若是傳出去了,對曼珊會有影響的,奴家想到的就是女兒。”

文謙康重重嘆了一口氣,應該說將彩禮退回去,對文曼珊有一定的影響,但對鄭勳睿的影響更大,文謙康不敢想象,鄭富貴和鄭勳睿收到退回去的彩禮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而且鄭勳睿開年之後,就要進京參加會試和殿試了,真的金榜題名了,那就會成為父親和堂哥的敵人,任何的一個年輕人,遭受這樣的屈辱,都是不可能忍受的,依照鄭勳睿的能力,父親和堂哥怕不是對手。

最為關鍵的是,這樁婚事是文家首先提出來的,等到別人同意之後,帶著彩禮前來了,文家卻反悔了,這等於是公開的羞辱他人,不管從什麼角度解釋,都是說不通的。

文謙康依稀感覺到了可怕,姚希孟和鄭勳睿之間的對話,叔父全部都高度他了,從這些對話裡面分析,文謙康覺得,鄭勳睿雖然年紀不大,可是在閱歷方面似乎是超過了姚希孟,兩人真的在朝廷之中為官了,姚希孟絕不是鄭勳睿的對手。

不要小看了百姓的智慧,這是讀書人和士大夫最容易忽視的地方。

“女兒年紀尚小,不會知道這些事情,影響也不會太大,我擔心的是清揚,文家此次的做法,有悖常理,就是公開羞辱清揚,清揚少年睿智,絕非是常人,文家得罪了清揚,恐怕就是樹立了一個死對頭啊。”

蔣氏看了看文謙康,都什麼時候了,相公想到的還是家族。

“相公,還是想想怎麼給女兒解釋,女兒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奴家是不知道怎麼說的。”

文謙康愣了一下,臉色更加不好看了。

文曼珊在家中是很自由的,絕不是常人想象的大家閨秀的模樣,因為爺爺文震孟過於的疼愛,讓文曼珊的性格變得有些剛烈,做事情大都是按照自身的要求來,而且文曼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時常對讀書人的文章做出評判,在蘇州的讀書人之中也是小有名氣的。

文謙康和蔣氏並不能夠完全左右這個寶貝女兒。

就說這一次的婚事,就是文曼珊自己提出來的要求,身上有著市井氣息的文謙康,早就清楚文曼珊為什麼會提出來這樣的要求了。

文震孟的培養,讓文曼珊格外的突出,不過也讓文曼珊心高氣傲,小小的年紀,就指點讀書人寫的文章,評論優劣,對於自身的婚事,肯定也是有看法的,不可能看得起尋常人,去年鄭勳睿到蘇州來遊歷,在梅香樓和張溥之間的賽詩會,自然引起文曼珊的注意,張溥在蘇州讀書人之中的名氣是很大的,想不到也主動認輸了,這讓文曼珊好奇,也就想辦法蒐集到了鄭勳睿的文章和詩詞,這一下子讓小姑娘折服了。

文曼珊提出來的婚嫁條件,其實就是針對鄭勳睿的,鄭勳睿是應天府小三元,學識異常出眾,鄉試高中絕無問題,後來在鄉試發榜之後,文曼珊再次提出來嫁給鄉試解元,那是已經知道鄭勳睿是鄉試解元郎了。

當然文曼珊也有厲害的地方,就是知道鄭勳睿尚未婚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