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七十一章 憂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一章 憂慮 (1 /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楊成,近段時間來的日子不是很好過。

從掌控的權力方面來說,他就是南直隸第一人了,無人能出其右,雖說和朝廷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以及都御史不能夠比較,但也算是不錯了。

崇禎三年朝廷之中官員的變化大為頻繁,內閣首輔韓獷遭遇彈劾致仕,內閣輔臣李標因牽涉到黨爭早彈劾致仕,接替首輔黃獷的成基命,擔任內閣首輔不到半年時間,也致仕了,內閣輔臣錢龍錫因為受到袁崇煥的牽連,被抓進了大牢,左都御史曹於汴遭遇彈劾致仕,工部尚書南居益遭遇彈劾致仕,這一連串頂層的大臣調整,讓人眼花繚亂。

最令人震驚的還不是朝廷大員的調整,而是另外的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袁崇煥被磔於市,也就是五馬分屍,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查抄其家。要知道皇上登基之後,最為信任的就是袁崇煥,將遼東防禦事宜全部都委託給袁崇煥,可謂是言聽計從,甚至在袁崇煥擅自斬殺毛文龍之後,都沒有降罪,可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不過一年時間,自己也被朝廷斬殺。

第二件事情是陝西農民造反,規模越來越大,已經從陝西發展到了山西,儘管朝廷派兵圍剿,可是農民造反的規模卻是越來越大了,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陝西和山西的局面就要失控,山西緊靠著北直隸,豈不是要直接影響到京城。

第三件事情是後金韃子越來越瘋狂了,原來歸順朝廷的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察哈爾部等,因為朝廷困難,得不到賞賜,加上後金的強盛和打壓,全部都投降後金韃子,這讓後金的力量空前強大起來,幾乎就統一了草原,除開草原的外喀爾喀七部、衛拉特部、蒙兀兒部、葉爾羌部以及吐魯番部尚未完全歸降,強盛的後金韃子,在崇禎二年十月從山海關入關,一路劫掠,導致京師戒嚴,一直到崇禎三年二月,各地勤王的軍隊朝著京城彙集,後金韃子才撤走了。

表面上看,這些事情與南直隸沒有多大的關係,說的不好聽一些,距離那麼遠,暫時影響不到南直隸,再說南直隸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員,幾乎都是遭遇貶斥的,也不會受到皇上和朝廷特別的關注。

可是南直隸鄉試的事情,讓楊成陡然警醒了,他發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皇上對黨爭深惡痛絕,凡是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只要是牽涉到黨爭了,輕者罷免,重則下獄,絕不會手下留情,就連為那些因為黨爭被罷免大臣說清的人,也不會客氣。

朝廷之中的黨爭,名目繁多,什麼東林黨、閹黨、浙黨、西黨等等,可真正梳理下來,能夠形成黨派之爭的就是閹黨、東林黨和浙黨,閹黨已經遭遇到沉重打擊,目前是一蹶不振,難以抗衡了,但是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鬥爭,卻是愈演愈烈。

東林黨發源於南直隸,在朝中的力量很是龐大,而且目前和影響頗大的復社、應社等等,有聯合起來的趨勢,若是這樣發展下去,日後豈不是難以控制了。

皇上豈會不知道這些情況,儘管皇上善待東林書院,但總有一天會警惕東林黨。

這種跡象,其他人看不出來,楊成豈能不察覺。

身為南直隸兵部尚書,實際上就是負責整個南直隸的事宜,若是這裡的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等等,愈發的興旺,皇上怎麼會高興,若是他們真正干預朝政,皇上肯定會大怒。

這一次南直隸鄉試內簾官的任命,楊成就從中嗅出了不一般的風向。

看來皇上對南直隸的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等等,不是很滿意的。

南直隸鄉試的內簾官,本應該是翰林院學士出任的,可是變成了南直隸禮部尚書董其昌,這怎麼都說不過去的,董其昌成為會試的內簾官,還勉強能夠解釋,畢竟是南京六部尚書之一,身份是擺在那裡的,偏偏董其昌還樂顛顛的接受了任務。

董其昌是什麼性格,以不過問政事、醉心於學術研究著名,絕不會參與到黨爭之中,也絕不會拉幫結派,讓這樣的人降格成為南直隸鄉試內簾官,肯定有深意。

楊成所能夠理解的原因,就是皇上不願意南直隸的鄉試成為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擴大規模和影響的平臺,更不願意內簾官與東林黨和浙黨有任何的關係。

如此董其昌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