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伯已死,家中無人,他的院子空著也是無用,便可拆了修建校場,也算是他贖罪了。”
“至於守城士兵,便從各家各戶中徵用,需自願應徵,不可強求。”
莘九淵也想過這辦法,但,“城主的人選該如何確定?守城士兵來自各家各戶,必要選一個令眾人信服之人。”
“這個便更簡單了。”
郝仁將視線定格在福德路身上,“只是要麻煩福公公。”
福德路不怕主子使喚他,就怕主子客氣。
這一客氣,便知是真的麻煩。
“娘娘儘管吩咐。”
“湄城雖小,讀書人還是有的,在春闈之中中了舉人、進士的少,秀才還是能找出一些,我們便在此設殿試。”
“湄城小便於管理,城主無需文武雙全,但三觀……態度要正,城中秀才皆以代筆寫家書、開設私塾為生,百姓知其根本。”
“福公公只需去各位秀才家中宣佈此事,有意者便可與之爭,同時要告知城中百姓,此乃皇上提拔人才之舉,若是百姓對選出來的城主不滿意,明年春闈,湄城人士,成績優者為城主,且以春闈之期輪換。”
“且,校場士兵有監督之責,為保湄城安定,洇城作為母城,每月皆要上報湄城之況,若有隱瞞,便究洇城城主之責。”
郝仁這一番話,解決了幾大疑難,尤其是最後一言,定能深得湄城百姓之意。
“湄城百姓便是怕了杜子園之治,若有洇城為督,民心安定,此法為上上策。”
前面的三分之二,莘九淵都曾想過,但尤感不妥,郝仁最後幾句話,便徹底消除了他的擔憂。
“妃兒,回宮之後,我便封你為國師如何?”
“女國師……”郝仁思量著,“那天下男子豈不是皆要臣服於我的石榴裙下?”
莘九淵是說笑,郝仁便跟著鬧,緊接著……
“休想!你只屬於我一人,你的裙下之臣,有我足矣。”
郝仁小臉一紅,躲在莘九淵身後,“大哥,下面還有人呢,你注意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