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雙鵬有些想不明白這事,問:“你,想讓企鵝領投?”
陸炎點點頭,“不錯!”
“那樣的話,跟阿狸的關係……可就回不到從前了!”
陸炎笑:“商場如戰場,企業就相當於國家,哪有永久的合作!”
“那,為什麼會選擇企鵝?”
陸炎道:“因為網際網路企業,最重要的是兩樣東西,一個是使用者,一個是平臺。那兩家,一個以使用者為核心,一個以平臺為核心,來發展生態鏈。
使用者為核心,使用頻率更高,可以帶動低頻使用的打車軟體。
其實所有商業行為的本質,都是懶人模式,誰能讓使用者更省心,更便捷,誰就更容易獲得客戶……!”
餘雙鵬聽罷,琢磨片刻道:“好像,是這麼回事!”
旋即又嘆了口氣道:“這打車大戰,是不可避免啦!”
陸炎笑:“商場如戰場嘛,以後後,這種事多著呢!”
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稱得上年年大戰,如2011的“千團大戰”,是團購領域。
2012年是電商大戰,京東對國美、蘇寧開戰,隨後易迅、噹噹也先後加入,價格大戰拉開帷幕。
而後,參展平臺全部流量大漲,電商概念被廣泛普及。
到了2013,在陸炎並不涉及的線上旅遊領域,鞋城、趣拿、翼龍激烈搏殺,各自燒錢數十億。最終,翼龍、趣拿先後舉了白旗,被鞋城控股。
而慘剩後的鞋城,也是將大量股權出讓賣給千度,輸血續命。
可你以為鞋城就此統一線上旅遊市場,就此坐地收錢了嗎?
並沒有,後來者途牛、同程、飛族等時不時的挑起站端,試圖成為新的霸主。
而在另一時空的2014年,才是網約車大戰,滴滴、快的分別傍上企鵝、阿狸後,網約車大戰很快進入白熱化狀態,4個月的時間,共燒掉20億。
全民盡享打車優惠,好多車主在那段時間,是賺了不少好錢啊!
而到2015年,這兩家合併,結果優步又來了。
不過在2015年,最受矚目的,其實是外賣大戰。
2017,共享單車大戰,或許是受之前團購、打車成功的影響,後來入局的資本,簡直都要殺紅眼了,不知留下多少“共享單車”墳場,和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