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擺3》殺青對蘇木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不過,有一點讓他比較開心,那就是片酬部到賬。
在殺青前的兩天,最後三成已經打進了他工作室的賬戶裡。
這些錢扣掉公司的分成以及稅收,還能剩下八百多萬。
不算多也不算少,畢竟時間很短。
《靈擺3》殺青,接下來就要錄製《嚮往2》,這對蘇木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樣是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收益天差地別。
《靈擺3》只能賺八百多萬的片酬,而《嚮往2》可能會帶來一兩個億的淨收益。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所以,在劇組殺青後,蘇木沒有在帝都停留,而是直接趕回了魔都。
作為節目的策劃人之一,他需要跟導演和編劇做最後的溝通,保證一週後的錄製順利。
這關係著巨大的利益,馬虎不得。
《嚮往2》還和上一季一樣在番茄臺播出,分成條件比之前稍微寬鬆一點。
收視率低於1%只能拿到每期100萬的保底版權費,達到1%以後外加廣告分成。
1%1.5%是五五分成,1.5%2%是六四分成,2%及以上就是七三分成。
也就是說,只要平均收視率達到1.5%,製作方就能拿大頭。
這對蘇木來說,並不算特別難,只要不雪崩,應該能超過1.5%。
而這一季的廣告位早就賣出去了。
番茄臺在一個月前舉辦了一次《嚮往》廣告招商會,有意向的品牌商透過競價的方式買下各個檔次的廣告位。
廣告位主要是冠名、特約贊助和插播廣告三部分,總數量幾十個。
其中,oppo以2.4億的天價拍下了獨家冠名權,插播廣告賣了4.1億,特約贊助1.8億。
加起來總共是8.3億。
別覺得這錢很多,《爸爸去哪兒2》的廣告費更高,加起來達到了10億,而它第一季的時候廣告費才一兩個億。
火了以後,廣告費漲十倍。
《嚮往》也一樣,第一季的時候品牌商給的廣告費都不高。
而第二季是招標,透過競價的方式賣廣告位,廣告費猛漲。
總共8.3億的廣告費,如果收視率超過2%,就意味著蘇木和劇酷能拿到5.8億。
其中蘇木享有一半的收益,就是2.9億,除掉出資的錢和自己的片酬,再除掉稅收,淨收益能達到2.5億。
當然,前提是收視率能超過2%,不然的話,收益就沒這麼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