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猶豫太久,等正午陽光稍緩,康德帶隊啟程。
50頭單峰駱駝組成的駝隊與來時不同,滿載的是商人們留下來的各式貨物,例如鐵器、農具、糧食等,目前“德瑞赫姆”城堡算是急需的物資。
而就在駝隊後,有長長的麻繩延伸,成串綁著300多名低頭耷腦的俘虜。
這些俘虜將會成為最佳的勞動力。
康德說將這些俘虜,全部運到鹽礦處,成為鏟鹽的奴隸,說的可是真的。
就在那荒涼的區域,任何平民都不樂意前往,哪怕是懷著對勞動的熱愛,依舊要每月都要輪換,否則殘酷荒蕪的鹽鹼地,能逼瘋他們。
既然成了俘虜,那就沒有所謂的人權。
他們體會不到。
只要派遣少量步兵作為看守,就能讓這群俘虜成為最乖巧的奴隸。
哦,或許這樣說有些歧異。
應該說,只要讓這群俘虜們見識到什麼叫那倫沙漠的深處,什麼叫一望無際的鹽鹼灘和沙海,他們就會明白,失去康德給他們的補給,哪怕是活都活不下來。
殘酷的那倫沙漠能將最健壯的人類都抹殺在無盡的沙海當中。
白日如蒸籠般的灼熱。
夜晚像冰窖似的酷寒。
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遮陽的帳篷,沒有代步的駱駝。
何況還沒有沙漠生存的經驗。
只要淪落在那倫沙漠,就算逃離康德的掌控,獲得所謂的自由,也不過是通往死亡的捷徑,根本沒有第二條路能走。
想活命,他們只能乖乖的選擇服從。
因此康德對他們很放心。
連周圍的斯瓦迪亞騎士們,都是散在四周,沒有對這些揹負雙手,艱難跟著駝隊在沙漠裡跋涉的俘虜們過以關注。
就單憑這群沒有了武器,吃不飽飯而飢腸轆轆,極為疲憊的俘虜。
還不足以掀起一場無法解決的叛亂。
更何況。
康德不介意殺掉一些不聽話的俘虜。
行軍的速度不算太慢。
很快,就在新的週一結束前夕,康德與此次出行的騎士們帶著滿載貨物的駝隊,以及精疲力盡的俘虜們,迎著黃昏的光芒回到崗哨綠洲。
清晨時,接近70000第納爾的維持軍費已經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