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夢正坐在營帳裡整理藥材,手邊的硯臺下壓著一封信,信封上落了名字,筆鋒走勢很是漂亮。
她輕輕哼著小調,心情很是不錯。
昨天傍晚時分,杜駱斌忽然冒著雪來找她,說是給她送東西來的。
也不知道撐個傘,來的時候都快凍成了一個大雪人,肩甲上覆了一層厚厚的雪。
他跑進來隨意拍了拍肩上的雪花,嘴裡呼著白氣,使勁跺了跺厚靴子,這才從披風下掏了一封信出來。
“姑娘,這是從江南寄過來給你的信,這幾日風雪不停,收信便收的慢些,你瞧瞧。”
織夢一聽寄出地就立即知道寫信的人是誰,她沒忍住興高采烈地跳起來,跑過去接了信,像是收到了糖果的孩童,笑得眼睛眯了起來。
她忍不住拿去給逐安看,分享著她的喜悅。
這乃是疏花給她寫的手書。
臨近春節這幾日,寄往西北大營的家書就沒斷過,織夢還幫忙送過幾封給士兵,她沒想到她也有。
這是她收到的第一封家書。
本是想在除夕的時候寄到織夢手裡,好及時對織夢說上一句新年祝福的話,無奈山高路遠,信總歸是來的慢了幾天。
雖然手書的內容仍保持著疏花一貫的簡練風格,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也是疏花第一次給織夢寫家書,所以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寥寥幾句,又怕顯得過於冷清,掃了興,於是絞盡腦汁,洋洋灑灑,寫了不少頁紙。
墨跡顏色有少許不同,像是分了好幾次書寫,大約是籌備了許久才寫好的。
○
“阿夢,江南的梅花開了,味道煞是幽雅,折了幾枝藏於書中,壓成花籤,不知何時可讓你一探芬芳。”
“還有幾日便至歲末,不知你在西北可否安好?”
“本想將你一同接回金陵過節,無奈逐安不肯,你又想留下陪他,只得悻悻作罷。”
“年節迎春,勢必隆重,唯恐事有疏漏。小年剛過便為族中上下裁製了新衣,當然,也給你備了一套;偌大庭院重新佈置一二,掛上了紅綢與新燈,添了幾許年味。”
“家中一併置辦了許多年貨,肉食蔬果、茶酒油醬、瓜仁炒貨、糖餌果品,採買充足,初為家主,略有生疏不足,遂只能多備一些。”
“臘月三十夜,除夕,族中老小需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年夜時分,自然少不了吃些餃子元宵應節。餃子形如元寶,即招財進寶之意,家中廚房往往將銅錢、糖果等包在餡裡,討個開春的好彩頭,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元宵在江南也喚作乳糖圓子,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取團團圓圓之意,食用元宵,吉祥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