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不缺蠅營狗苟之輩,但是心存善念的人依舊不少。
因為劉蠻的宣傳得力,關注到這裡的,並且有能力的人,都是積極伸出援手,儘自己一份力給這些學校,這個小鎮的孩子一份希望。
教室內桌椅板凳全是新款的,食堂裡的器具也都是最好的。
這些是一家專門生產傢俱的廠商寄過來的。
其次還有書包,校服被褥之類的用品,也都是沒讓劉蠻用基金裡的錢去採買,都是各地廠商直接捐贈而來的。
他們以自己最低的成本,供給了最好的物資過來。
“食堂也建好了,最好還是找個人入住,這樣以後孩子們吃飯也能吃的更好點。”
現在的學校食堂基本上都是外包的,不少學校食堂做的飯菜都不算好,畢竟他們也想掙錢。
但是這裡窮鄉僻壤,有人入駐的話,他們都有自己的渠道進菜,壓縮成本後,怎麼也能吃的比之前好一點。
劉蠻給點補貼,還有國家的補貼,讓孩子們吃飽是沒問題的,不至於餓肚子。
如果還是跟之前一樣,託鎮上村民做的話,做的飯菜菜品單一不說,成本也還大。
農村不比城市,城市裡物資供給一直有餘,所以簡單的物資價格一直波動不大。
但是這窮鄉僻壤的,無形之中運輸成本就上去了,哪怕是不掙錢的出售,那價格也比直接去城裡超市採買要高。
真在農村待過你就知道,這邊雖然家家戶戶會種點菜,但是去買菜的話,價格可比城市裡高多了。
農村買一隻雞,可能得小一百,因為是純糧食喂的,一家也養不了多少,你給錢少了還不樂意賣。
城市裡都是養殖場供給,大批次的產出,價格直接下去了,同重量可能就幾十塊一隻。
先不說起口味差異,或者是營養價值啥的,你總是有的吃。
在吃都吃不著的情況下,你管它營養差別大不大?
這裡的學生以前一個學期都吃不了幾次肉的,招人入駐食堂,一週見兩次次葷腥總是能的吧。
“這個劉先生你不用擔心,上面領導已經招到了,過幾天就回來,說是還能創造幾個崗位出來,人都招村上的。”
李春急忙接話道。
在學校建設的時候,教育部那邊就已經開始著手安排更多支教老師,還有食堂這些事情了。
所以劉蠻都想到別人後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