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漫長,劉誠還是找到時間,叫上了劉蠻跟劉雄獨聊。
他看向了現在智慧開發,也就是人工智慧,加之他做新能源汽車,有接觸過裝載了人工智慧系統的車,雖然是半成品,但是可以協助的事情很多。
考慮到其中的市場,所以劉誠想要進入這個行業試一試。
“大伯,小蠻,人工智慧的研發是勢在必行的,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和惰性。”
“智慧讓我們善於思考,惰性促使我們尋求便捷,發明各種東西讓我們能有更舒適的生活。”
“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受到了部分限制,人工智慧的出現,是一個突破,可以幫助我們突破一個時代。”
“所以我看中了裡面的龐大市場,想要嘗試一下,去年四月份左右,我已經開始招聘人才,搭起了草臺班子,並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了研發。”
“但是現在我手上流動資金不夠用了,所以想要請你們幫忙。”
說了一通後,劉誠看向了默默聽他演講的二人。
劉雄抽著煙,劉蠻則是皺眉沉思。
二人也能想象到其中的利潤,可是想要發展這個玩意,真是劉誠一個小公司可以玩的了的?
現在世界上的網際網路巨頭那麼多,他們可能早就已經在這個人工智慧裡深耕了,說不定悄咪咪的都有了很多大突破。
只不過都還沒有傳出訊息而已。
所以兩人都是覺得不太保險。
“我不否認你說的,這裡面的市場也的確很吸引人,但是這其中的壓力,你想過沒有?”
劉雄並不古板,他做房地產,剛開始包工很容易。
後面卻是越來越難,一個專案可以的話能有好幾家公司搶破頭。
小一點的專案,放出話去,隨便就能來幾十個人搶。
到了現在,哪怕不好乾了,只要你有活,依舊有人搶破頭。
這還都是沒有太高技術含量,大部分都是下苦力氣的活兒。
而這種高科技,還是想要技術突破,那需要的都是高質量人才,還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去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