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劉蠻也在找好墳專案,最好是弄個廠啊什麼的,還得是工作不那麼複雜繁重的才行。
這樣一個廠差不多就能弄出不少的工作崗位。
可是問了幾個長輩和朋友之後,得到的訊息卻不怎麼好。
現在幾國局勢都是不樂觀。
米國那邊國債負重,隨時會爆雷,正到處拱火發動戰爭,企圖讓別國分攤他國的債務問題,發國難財。
咱們華夏又是出口大國,國內各種物資齊全,並且勞動人員多,相對成本就低了起來。
他們還想讓華夏成為他們的供貨商,幫助他們分攤壓力。
從而明爭暗鬥的到處搞事情。
要不是華夏已不是幾十年前那個華夏了,早就被他們給得逞了。
國內什麼看起來都是大好一片,但是國外那些實力不強的國家,就甚是過的水深火熱。
現在華夏也不慣著米國那群狗孃養的,直接限制了出口,將大部分物資送到了友國去。
這一舉動直接給米國一個重擊,而對我國也是有損傷的。
這一限制起來,國內物資難免充盈,從而就得降低產能。
於是很多實體行業只能降產,又因為原本各行產業都很多,一些小廠根本活不下去,東西沒法出。
很多人也是失去工作。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為了不損國本,只能做出部分取捨,只要這次事件一過,華夏屹立世界之巔,國外那些富豪為了尋求穩定就帶搬家來華夏發展。
到時候經濟一帶動,華夏直接起飛,國內的民眾也會富裕起來。
也正是這一情況,劉蠻最開始建廠的想法也是破滅。
畢竟已有的廠都快活不下去了,自己進去又怎麼活下去?
當然也不是全然沒有希望的,就比如現在李泰打通了e國那邊的渠道。
e國那邊因為米國的制裁,很多物資都是十分缺乏。
只要能從那邊解決商品銷量問題,那麼廠房依舊可以建立起來。
目前來看的話,e國那邊啥啥都缺,劉蠻也不指望這個廠可以掙大錢,只是為了安頓福利院出去不好找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