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六界戰爭結束之後,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研究,如今落戶方寸山,也沒停止探索。
成效自然是有的。
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他發現當心念絕對集中的時候,是可以無視規則,甚至無視天道的。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就是當景天被逼到絕境之後,能夠如同中獎一般,釋放出一記遠遠超過自身修為的力量,那股力量甚至可以威脅到天帝業位。
天衍遁一劍的威力來源,也是這種力量,只是更注重殺伐,有些偏頗了。
而李鶴要做的,就是糾正這偏頗,創造出自己的“天衍遁一”。只是當“天衍遁一劍”失去殺伐,變為純粹的釋放心靈之力,那它還是天衍遁一劍嗎?又還會侷限於劍法嗎?
顯然不可能。
由此,立刻便開始繼續研究,編撰起了自己的《心訣》。
心訣,顧名思義,正是心靈之力法訣。
它非神通,也非功法,甚至嚴格來說,都跟常規意義上的“修仙”毫無關係,修行門檻也不是法力,而是心靈。單一這種東西,沒有威力可言,但若是搭配道法神通,以及運用在修煉上,威力卻難以言喻。
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突破了境界的束縛,能打破絕對壓制。
比如聖人“萬法不侵”,但李鶴只是玄仙,就能破防,雖然只能“強扣一點血”,卻不是其他人的“零”,意義重大。而一旦這個“一點”成長起來,那便是“無視防禦”,不說對決聖人了,李鶴感覺自己直接跟超脫者幹架,也沒問題,只要心靈之力足夠。
當然,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李鶴,心靈之力還差得遠。
但並不妨礙,這成為他的壓箱底本領,勝過一切玄法、神通。
而對於孫悟空,他能教的,正是這東西。
“《心訣》?這個是二師父您的獨門神通嗎?”孫悟空帶著好奇,翻看了起來。
只見前言上寫著:修行不止有法力,大道也不止有仙魔神佛,凡人工匠窮極一生,可技近乎道,藝術家的心靈,也可以超越凡俗。庖丁解牛,可以為自己的刀賦予神奇力量,那麼我輩修行之人,又能賦予自己什麼東西?
接下來是正文,從功德氣運到信仰之力,從“心煉”法寶之法,到元神的凝聚,都從中剝離出了“心靈之力”的作用。
是的,那些東西,都蘊含心靈之力。
作為修行者最本源的力量,什麼都不能代表它,它卻隱藏在一切之中,包括人吃飯不會把食物塞鼻眼兒裡,都有心靈之力在起作用,只是作用成分很小罷了。而李鶴所研究的,心訣所要做的,就是讓“食物”直接進“嘴巴”,不再需要筷子和手。
那樣的話,“進食”就不會被任何外力所幹擾,“吃飯”這門本領,也會到達極致。
同理,心靈之力釋放到一定程度,與人鬥法也不會受高境界的人壓制,因為“外力無法干涉”,就像水滅得了火,卻阻止不了核裂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