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鼎是真牛逼,不僅教匯出一個楊戩,隨手教導的孫悟空,也大鬧天宮被封為齊天大聖,勉強算是記名弟子的狐狸精夫婦,一樣以“劈天神掌”笑傲三界,老一輩大能不出,幾乎沒人能收拾。
然而,現在的玉鼎還只有二郎神一個徒弟,要說心態不亂,那也是不可能的。
聖人都還要個麵皮兒,他玉鼎怎麼可能不要面子?
出名幾乎都成玉鼎真人執念了,為此甚至都生出了寫書的心思,原著中甚至自號“玉子”,自降身份跟孔子他們學了起來。
雖然效果不怎麼理想。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的玉鼎絕對不是心如止水,他有功利心,雖然功利對他無用,他也不在意,卻不能沒有。
李鶴也是深知這一點,才提出讓玉鼎真人開宗立派。
至於自己,三清祖師都可以是三個人,方寸山很大,裝得下兩個祖師。
“懂就是了,我一直都很努力,但結果一直都不太好,所以時間長了,也就放棄了。”玉鼎真人說:“三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自立山頭雖然有前途,但中途夭折的機率,太高了,我苦修那麼多年才做到今天這樣逍遙自在,怎麼能輕易再陷進去?”
“可你的逍遙,是有代價的,你不會去西方做和尚,天庭裡也沒有你的位置,道門昌盛的時候還好,如今道門日漸式微,你確定這真是自己想要的逍遙嗎?”李鶴搖頭說。
目前的三界,雖然依舊是佛道兩家昌盛,天庭高高在上維持著兩家平衡,但其實道門已經有些外強中乾:上清天尊門下弟子,不是去了西方,就是去了天庭,天尊本人都不見了,已經近乎名存實亡。
太清天尊因為門下人丁稀少,存在感也很低,弟子“玄都大法師”幾乎沒人知道,徒孫天蓬更是……不說也罷。
很多人,包括玉皇大帝,都只當他是個長者,而非尊者,不當成一回事。
否則原著中,根本不會有“豬八戒”出現。
唯一高高在上的玉清元始天尊,還是世界意志的化身,約等於天道,不再過問道門任何事情,連親傳弟子想見,都未必能見到。
幾乎可以說是廢了。
也因此,原著中作為三清祖師好友的鎮元大仙,以及哪吒、天蓬等人,才會向西方佛門靠攏。
“大勢如此,能怎麼辦?”玉鼎真人說。
“你又怎麼肯定,大勢在佛門,而不在你我?”
“冥冥中自有定數。”
“那是別人的定數,也可以是我們手中的命數,由我們自己掌握。”李鶴笑笑,說:“論修為,我不如玉鼎師兄你高深,但身在局外,看的卻比你透徹。”
西遊佛門大興,特別是加上寶蓮燈跟後傳以後,幾乎就是一個佛門的發家史。
也是道門和天庭的落幕。
但是,放眼三個時代,氣運最濃厚的,卻不是佛門,也不是道門和天庭,而是楊戩、孫悟空、沉香、無天,而這四人,有三個都出自玉鼎門下。
大鬧天宮之時,孫悟空連師門都不敢對人言,但後傳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成為萬佛之祖。
佛門道主是如來,但卻有他孫悟空一半!
作為佛門源頭舍利子的本尊,孫悟空讓誰做佛主,誰才是佛主,無天自始至終都沒有輸給如來,而是輸給了孫悟空。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