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自然應下了,她早就對這裡的娛樂方式感到期待,阿吉出去和邵老頭說今晚不在家吃飯,要帶著顧蘭和弟弟妹妹們一起去杏花村看伶人演出。
問及邵老頭要不要去的時候,他擺擺手,“我一個老頭子,去聽著吵吵鬧鬧的東西做什麼?你們自己去吧。”
阿吉也不強求,道聲知道了轉身便要走。
邵老頭那叫一個氣啊,他這輩子無兒無女,只有一個阿吉養在身邊,雖說一直把他當成少主,可阿吉叫他一聲爺爺,他又豈能沒有對阿吉也生出親人的感情呢。
如今阿吉娶了顧蘭,對他這個爺爺是越來越不上心咯!
邵老頭還沒來得及傷感太久,顧蘭換好衣服從房間裡出來,疑惑地問阿吉:“爺爺不去嗎?”
邵老頭明明聽見了,卻裝作沒聽見的樣子繼續手裡的活,實則豎起耳朵聽阿吉會怎麼回答。
阿吉:“爺爺嫌棄太吵,不想去。”
顧蘭鬼精鬼精的,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邵老頭的口是心非,這老頭耳朵都快探過來了。
她看透不說透,微微一笑:“咱們兩個人,帶著柱兒梁兒和珠兒,只怕手忙腳亂的,要是爺爺也一起去,好歹能看著柱兒和梁兒。”
“我聽人說,凡是這樣人多的集會,就更要多注意身邊的孩子,一會兒還要去村裡告訴大家 千萬盯緊身邊的孩子,別被人拐了去。”
邵老頭連忙也道:“是這個理,我剛才怎麼沒想到這點呢,你們兩個小夫妻剛成親沒多久,總不能出去玩還一直帶著孩子,我還是跟你們同去吧!”
顧蘭和阿吉交換了一個眼神,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杏花村有吃飯的飯莊,既然要出去玩,肯定要享受一下生活,乾脆飯也不做了,在外面吃好了。
顧蘭叫回來柱兒和梁兒,讓他們去村裡告訴其他人,今天晚上要是去杏花村一定要看好身邊的孩子。
這時候沒啥娛樂方式,偶爾一次的伶人演出特別受歡迎,每次有伶人要來演出,訊息都會很快傳到附近村莊裡。
阿吉以前沒有去參加過這樣的集會,他聽人說,每次演出臺下都是人山人海,有時候聽到後半夜也不著急回家。
要想佔個聽戲的好位置,就應該早早地去呢。
因此下午三四點,平時還在幹活的時間,有些村人早早地提著鋤頭回家,各家各戶上空也燃起炊煙。
有那些個這段時間做生意做習慣的存庫人,出發的時候還不忘挑個擔子,擔子裡裝的有村裡的頭巾繩結之類的小玩意,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還能賺點錢呢。
除了帶這些的,還有人帶了家裡囤的雞蛋,山上打獵囤積的皮毛之類的事物,有些人本來不打算帶,一看別人帶了,便都開始貫徹閒著也是閒著的至理名言,紛紛跑回家中找找有什麼能賣的。
顧蘭也帶東西過去了,不過她帶的不是什麼商品,而是阿吉寫的戲詞,這一齣戲,恰恰是諸葛亮舌戰群儒,比較激烈,慷慨陳詞,也算是村裡排練最好的一齣戲。
邵老頭挑著擔子,不過可沒有帶什麼要賣的東西,一頭籃子裡放著幾個小凳子,另一頭則放著一個小娃娃。
這個小娃娃自然就是珠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