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比他們自己一家人辛苦勞作還要輕鬆。
畢竟和村裡人協作,也不用特別動腦子,擅長什麼就幹什麼。
怎麼聽里正這意思,明年還要這樣搞?
“里正大人,那我就說說心裡的想法吧!”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站起身來,雖然才五十多,可他腰背似乎直不起來了,站起來時,腳也有些踉蹌。
他穩住身子,回頭看一眼村裡人,這才道:“今年日子過得好啊,我一個快入土的老頭子,還以為自己已經死了,到下面過好日子了哩!”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明叔也笑道:“李叔,今天過年,可不能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李老頭也不惱,笑著繼續道:“你們也都知道我,無兒無女,一個人逃荒逃到這裡,沒啥本事,晃悠著就到了這把年紀,咱們小龍坎的人都好,我最難的時候,沒讓我餓死在村裡,我如今老了,幹不動了,有什麼好事也都想著我。”
“我這人不服老,可不服老不行,有時候心裡想著再幹點,可這身子不行啊,但是呢,這個冬天,我感覺我又年輕了,有活幹,有飯吃,就我這樣還能賺倆錢,買幾個糖豆哄孩子們開心。
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本事,是咱們村裡所有人的本事!”
“我閒著沒事兒的時候就愛胡思亂想,我在想啊,我這樣算什麼呢,有一天我拉柴火的時候看到一棵樹倒在另一棵樹上,風吹雨打下暴雪,這棵該死的樹還活著,支撐它的樹也沒死,這片樹林也還在。
我就覺得,咱們村像不像這片樹林呢?像我這樣沒用的人,就是那棵快倒下的樹,沒有你們,我是獨活不了的,我已經老了,要是再年輕十歲,我就跟著村裡出去闖出去幹!可我現在雖然老了,這一條命劈開當柴火燒,也能多給咱村裡燒出兩塊磚頭出來,蓋私塾,讓孩子們好好讀書!”
他這一番話,說的真情流露,深情似海,村裡有些淚點低的,都開始掉眼淚下來了。
等他說完,顧蘭帶頭鼓掌,村裡人也跟著鼓起掌來。
待掌聲落下,里正嘆口氣道:“老李啊,你可不是沒有用啊,今晚的年夜飯你可是打死三頭野豬啊!誰捨得劈了你當柴火燒?你還是再加把勁活個幾十年,多給孩子們抓些野豬回來吃吧!”
眾人想到李老頭的英勇事蹟,又紛紛笑出聲來。
李老頭確實是個鰥夫,可他當年可是跟著邵老頭混的,彎著腰也能上山打獵,誰敢看不起他?
顧蘭暗自搖頭髮笑,心道邵老頭他們找的託真不錯,就連她都被獨樹與森林的比喻給感動了。
有了李老頭出風頭在前,接下來就好辦了,不斷有人起身發言,他們願意和村裡人繼續這樣的協作模式,然後舉例子說自己今年過得有多好。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比不上眾多人的力量,尤其他們團結一致,心在一起,勁朝一處使。
孩子們也開心,他們有新衣服穿,能一起玩,一起學習,每天都比以前快樂。
女人們也開心,有時候在一起會鬧些口角,可很快就過去,再說了,有些沒主意賺錢的人,在一起也能沾光賺錢,能不開心嗎?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感想,都願意開春後還一起幹活,都是老鄰居,知根知底的,好處多多誰還能不願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