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人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了。
他們和顧蘭就像是分坐在天平的兩端,顧蘭在村子裡的地位越高,他們的地位就越低。
尤其是那個李二狗找來村子,在村子裡定居,時不時來找顧家人的事,讓他們顏面掃地。
他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偏偏這個李二狗就像是一塊狗皮膏藥一樣,怎麼都甩不掉。
顧老太被氣的臥床不起,要不是命大估計就起不來了。
這個時代沒有過年的概念,只知道再冷一個月,天氣就要慢慢轉暖,顧老太這一日喘著粗氣,把顧大河叫道床邊,慢慢道:“大河啊,咱們全家還是搬出去吧,在村裡的日子,只怕是會越來越不好過啊!”
搬出去,說的簡單,怎麼搬?搬到哪裡?他們在這裡有十幾畝地,再怎麼也不會餓肚子。
顧老太知道兒子心中的憂慮,她把幾個兒子都叫到房中,讓他們挖開牆角,搬出一個陶罐子,裡面竟然放著一百多兩銀子!
這就是顧家這麼多年以來攢下的家當!
就連顧大河兄弟幾人都不清楚!
顧大河失聲叫道:“娘!你哪來的這麼多錢?為何當初不給三弟看病?”
提起這件事,簡直是顧老太的心病了。
她一個人拖著幾個孩子長大,給他們娶妻生子,一家人辛苦勞作,她又勤儉持家,慢慢地竟然積攢一百多兩銀子。
當時老三生病的時候,她也想把錢拿出來,可又怕幾個兒子媳婦知道她有錢,就分了心,不肯再好好幹活,又因為邵老頭會給顧老三採草藥,便存了僥倖之心,沒把此事說出來。
再後來,她想著老三家裡孩子比較多,賣出去一兩個也能買藥吃,怎麼能挪用這些銀錢呢?
誰知道三兒子竟然因此耽誤時間,一命嗚呼。
三兒子死了,三兒媳婦生病的時候,顧老太沒有絲毫的猶豫,兒子都沒治病,一個外來的兒媳婦還想花她的錢?沒門!
既然兒子兒媳都死了,留下的幾個孩子就成了拖累。
萬一以後他們知道顧老太有錢卻不給他們爹孃治病,只怕養大了也會養成仇人。
顧老太心一狠,乾脆做到底,對幾個孩子也沒什麼好臉色。
若不是顧蘭穿到原主身上,只怕這會兒真遂了她的心願。
顧大河萬萬沒想到,他的親孃竟是這般想的,若是當初他娘在三弟生病的時候拿出這筆錢,一家人又怎麼會因為害怕餓肚子而離心呢。
從頭到尾,顧家人離心的原因,竟是如此簡單而又荒謬。
以至於顧大河都有些不能接受。
他媳婦李氏推攘他的胳膊,“你叫什麼叫,咱娘也是為了咱們好!”
她巴不得家裡的男人少幾個,這樣她男人才能多分點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