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要做泥磚,需要木板做的模具,可如何把木頭變成木板,她又開始犯難。
家裡沒有工具,也沒有錢,想去村子裡找人借,可現在這年頭,就是自家一根稻草也萬萬沒有往外丟的。
都窮怕了。
更何況,上次顧蘭打傷二房陳氏,不知道顧老太在村裡添油加醋地說了些什麼,如今那些婦人見到她都繞道走。
顧蘭被排擠了。
她採了風鈴草,曬乾後加入黃泥漿裡充當稻草,再用木棍、鐵鍬一個勁地攪拌,攪和得黃泥黏性變大,適合做泥磚了。
卻又在缺少木板這一步倒下了。
做不完的體力活快掏空顧蘭的身子,她每天吃最多的飯,可還是吃不飽,哪有幹體力活喝粥的道理?
顧蘭連著辛苦兩天,終於懂得了古人的辛苦。
可她一口沒有放棄,找不到木板,便儘量找方正的石頭,三塊堆在一起,往裡面灌泥漿,最後再用小一點的石頭壓上去,夯實。
陰乾成型,最後再取走石頭,果然,一塊方方正正的泥磚就做好了。
這還不夠,還要曬乾才能使用。
這樣的笨方法雖然難,可也能達到最終的效果。
笨就笨點吧。
柱兒和梁兒滿村地找方石頭,顧蘭在家做泥磚,就連兩歲的珠兒都知道在附近找能吃的野菜。
雖然辛苦,可兩天下來,他們做出八塊泥磚!
木薯浸泡了五天,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適合。
一大清早,顧蘭拖著疲憊的身子到屋後,一塊一塊撿出木薯。
泡好的木薯清洗乾淨,放入鍋中煮熟,很是簡單,沒一會兒功夫,鍋裡就冒出一股專屬於澱粉食物的豐盈香氣。
顧蘭等不及木薯變涼,便取出一塊,剝皮,露出裡面瑩白的果肉,咬上一口,只覺得口齒留香,味道微甜,吃起來和紅薯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但是澱粉含量,絕對只多不少!
澱粉,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被人體食用後就會轉變為葡萄糖,葡萄糖對人來說又是格外重要,即使不吃飯,補充足夠的葡萄糖也能維持人的生命!
顧蘭幾乎快要哭了,這幾天,每天都是黍米粥和野菜,魚肉不足以補充他們所需的營養,幹半個小時的體力活就渾身沒力氣。
還要咬著牙硬撐。
顧蘭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堅持下來的。
她細細品嚐著木薯的味道,等了半個小時,並沒有覺得任何不適,終於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