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國殃民之輩,該死!!”
“不過那邊流傳說,那場大雨,是一位白衣白袍的修士強行施法,讓老天下雨,為此還糟了雷劈。”
“是啊…..那邊也是去過不少修行中人,也不知是誰。”閔常文伸手在梧桐樹上拍了兩下,回頭看向一旁安靜的書生。
“良生,也算修行中人,那段時間正好也去了賀涼州,可知那人是誰?”
賀涼州大旱災情,也是這位當朝尚書想用來攻訐護國法丈,警醒皇帝操持朝政,可惜根本無用,好友兼幕僚王叔驊也在四處奔走湊備糧食送到那方,後來聽說整個事態,得知那是一位得道高人冒天劫風險,強行降雨,閔常文心裡很難說出這種複雜的感覺。
可惜,那位高人應雷劫後,也不知生死,救治對方的梨陽城知府也不透露……只有等對方將來回京述職,再找機會問個清楚。
而被問及的書生,被恩師和閔常文的話,勾起了賀涼州的事,聽到問來的話語,平復下心情。
……說還是不說?
可說了,應雷劫而不死,會不會太過駭人了?
想了片刻,陸良生恭敬的回道:
“這個倒是不認識。”
“修道之人何其多,良生不認識也是常理。”叔驊公看看他臉色,將話轉回朝廷政事、各地民生上面。
偶爾也會提及數日後的春闈,老人與閔常文都是鼓勵一番。
陽光熙和,漸漸有了暖意。
兩人還有公務忙碌,送走他們之後,陸良生回到院中,搭起畫架,看著眼前的梧桐老樹,落下青墨的同時,身後的窗欞裡,蛤蟆道人翻出拿來的筆墨,將紙張鋪開。
回想起曾經俯瞰而下的山山水水,慢慢落下墨漬勾勒那片廣闊的土地。
不久,直起身來,一蹼撐著筆桿,一蹼叉在腰間,看著紙張上面黑乎乎的一片,闔上蟾眼,放棄的將毛筆丟去一邊,坐去桌沿。
“彼其娘之…..老夫畫的什麼狗屁東西。”
窗外,信手而畫的梧桐已然成形,青墨落下最後兩筆,展出一幅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畫軸。
微風裡,梧桐揮動枝葉輕搖曼舞,多了許多生機。
“或許,我可以在金鑾殿上,將賀涼州的慘狀講給陛下聽……希望能有用吧。”
陸良生心想。
******
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