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嗣與司馬錯再見面後,摒退了眾人,倆人痛哭流涕的擁抱在了一起,然後開始在大賬內席地長敘了起來。
聽司馬錯敘述自己經歷後,魏嗣不禁對其安慰。
“將軍,您受苦了,以後就留在寡人身邊,為我大魏效力,好嗎?”
“寡人大魏就卻將軍您這樣能征善戰,經驗豐富的將領了,只要您留在我大魏,我大魏以後一定不會虧待於將軍您的,必將以卿大夫奉您!”
司馬錯表情有點激動。
“國君,我司馬錯一敗軍之將軍,哪配得到魏王您如此的看重呢?”
“只要您能夠信任我司馬錯,我司馬錯今後必不辱國君您之重託,為我大魏殫精力竭,死而後已。”
魏嗣聽到司馬錯這承諾後,心裡更是大喜,不禁靠過來又緊緊與其擁抱了起來。
畢竟大魏這時真正缺的就是司馬錯這樣有才能的將軍,至於魏冉在魏嗣看來雖然也能征善戰,但是其心思似乎更轉向了參與政治謀略方面,畢竟自己在朝政方面已經有陳軫、蘇秦了,魏冉更是宗室,自己侄子,野心頗大,怎麼也使得魏嗣無法完全放心。
而樂毅雖然沒有魏冉那麼大野心,但是樂毅心性還是不夠成熟,畢竟也年輕,大戰經驗不夠豐富,所以暫時也是難堪重任。
司馬由有一定領軍才能,但是天賦有限,在小國之中或許能作一國相呼風喚雨,但是在大魏這樣大國中,還是顯得有些無法獨擋一面。
就像之前魏嗣讓司馬由主持攻打韓國新城之戰,韓國新城守軍不過萬餘人,司馬由帶領的五萬軍隊居然攻打了半個月還未攻下,還損失了數千人之多,不是魏嗣再派魏冉領兵前來支援,恐怕司馬由的軍隊得被陽翟和宜陽趕來增援的軍隊,圍在新城了。
東面駐守的魏參,本就沒有什麼軍事天賦,完全是靠魏嗣信任,其表現忠心,處事謹慎,只求無攻,但求無過,才得以重任的。
南面守衛陳蔡的翟章已經年過七旬了,一直在向魏嗣上書,請求告老還鄉,怎奈沒有合適能替代其的人,所以魏嗣也是沒辦法批准其。
魏國此時是十分缺少司馬錯這樣人才的,不然魏嗣也不會這麼看中司馬錯了。
由於得到了司馬錯,魏嗣大喜,命人殺牛宰羊,開始在軍營大肆慶祝了起來。
又因為司馬錯擔憂自己來投魏後,感情深厚的夫人環雲,在宜陽城中可能會遭受韓王的懲罰,所以魏嗣不想讓司馬錯有所顧慮,便命人暗自攜帶重金,去聯絡一向貪財,自私的韓相公仲侈,讓其想辦法放還司馬錯的夫人了。
司馬錯夫人迎回夫人後,正式被魏嗣委任為伐韓主將,帶領副將樂毅、司馬由開始全力攻打宜陽。
魏嗣由此也放下心來,開始東返,去處理趙國撤軍後,新鄭等地事宜了。
由於司馬錯熟知韓軍宜陽狀況,又知曉楚軍的目的,首先親自帶著白起,倆人孤身去了一趟楚軍營地。
司馬錯面見了景翠,確定了楚軍不會支援韓國宜陽後,便開始佈置已經聚集在此的二十萬軍隊,開始以佯攻東門,實則早已經收買了自己曾經作為宜陽南門守將時的幾名下屬,趁機在夜間開啟南門,使得魏國大軍從南門而入,直接攻入了宜陽城內,與韓軍展開了巷戰。
韓王得知魏軍入城的訊息後,驚嚇不已,在韓胥和韓晃的摻扶下,帶領軍隊倉皇撤離了宜陽城。
由此宜陽城破,魏軍正式佔領宜陽,徹底斷絕了韓王東歸的道路。
司馬錯佔宜陽後,也沒有放棄追逐韓王,而是自領兩萬軍隊,聲勢浩大,在韓軍身後繼續作驅趕。
由於韓王尚有數萬軍隊,所以司馬錯只追不打,然後趁機聯絡楚軍,甚至派人送信往咸陽,聯絡暴鳶和韓太子,對其承諾,勸其不可能放韓王入函谷關。